[發明專利]同時適用于五種轉基因大豆品系特異性檢測的標準分子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35704.2 | 申請日: | 2014-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570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想;劉月明;汪秀秀;樊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
| 主分類號: | C12N15/63 | 分類號: | C12N15/63;C12Q1/6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陳靜 |
| 地址: | 200135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同時 適用于 轉基因 大豆 品系 特異性 檢測 標準 分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同時適用于五種轉基因大豆品系特異性檢測的標準分子。
背景技術
轉基因大豆是全球種植面積最大的轉基因作物,占轉基因作物種植總面積的47%,占大豆總種植面積的81%。截止2012年,全球共有11個國家種植轉基因大豆。從1996-2011年的16年間,轉基因大豆的種植給人類帶來了322億美元的經濟利益。目前市場上的大豆油有90%均由轉基因大豆制成。轉基因作物在給全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其安全性問題同時也成為了全球普遍關注的焦點。隨著全球進入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大豆品系的增多,對轉基因大豆檢測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基于核酸基礎上的檢測技術是檢測轉基因產品的最主要和常用的方法。然而無論哪種檢測方法都需要相應的標準物質作為陽性對照。目前使用的轉基因產品檢測標準物質主要來自歐盟聯合研究中心的標準物質與測量研究院(IRMM)和美國油脂化學家學會(AOCS),多為來源于作物種子的含有一定百分比轉基因成分的基質-標準物質,也有部分來源于轉基因作物的葉片提取的DNA?;|-標準物質制備程序復雜,而且價格昂貴,1g基質-標準物質需要1500元人民幣以上,10μg?DNA標準物質需要2500元人民幣,并且到貨周期長,因而嚴重制約了檢測技術的發展。開發易于規?;苽?、成本降低的標準分子是特別值得期待的。
目前,中國沒有種植轉基因大豆,但中國每年進口大豆近6000萬噸,有90%以上為轉基因大豆。中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僅為境外4種轉基因大豆(GTS-40-3-2、A2704-12、DP356043和MON89788)頒發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用于進口用作加工材料。為了對中國進境轉基因大豆品系進行有效監管,迫切需要開發適合用作轉基因大豆檢測的標準分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同時適用于五種轉基因大豆品系特異性檢測的標準分子。
在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重組質粒,其包含以下序列片段:
轉基因大豆MON897885’端序列(MON89788),如SEQ?ID?NO:59所示;
轉基因大豆A2704-125’端序列(A2704-5),如SEQ?ID?NO:61所示;
轉基因大豆A2704-123’端序列(A2704-3),如SEQ?ID?NO:57所示;
轉基因大豆A5547-1275’端序列(A5547-5),如SEQ?ID?NO:60所示;
轉基因大豆A5547-1273’端序列(A5547-3),如SEQ?ID?NO:56所示;
轉基因大豆DP305423-13’端序列(305423),如SEQ?ID?NO:58所示;
轉基因大豆DP356043-55’端序列(356043),如SEQ?ID?NO:55所示;和
大豆內源基因Lectin序列。
在一個優選例中,所述的大豆內源基因Lectin的序列如SEQ?ID?NO:62所示。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重組質粒中,按照5’→3’方向,各序列片段如下排列:轉基因大豆DP356043-55’端序列;轉基因大豆A5547-1273’端序列;轉基因大豆A2704-123’端序列;轉基因大豆DP305423-13’端序列;轉基因大豆MON897885’端序列;轉基因大豆A5547-1275’端序列;轉基因大豆A2704-125’端序列;大豆內源基因Lectin序列。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重組質粒的骨架質粒大小為4000-7000bp;較佳地為5000-6000bp。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的重組質粒的骨架質粒是pCDNA3質粒。
在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重組質粒的用途,用于作為標準分子,檢測轉基因大豆A5547-127、A2704-12、DP356043、DP305423和MON89788品系。
在一個優選例中,所述的標準分子是通用型標準分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357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碳納米管海綿清理油污的方法
- 下一篇:低度酒防酸保質新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