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34608.6 | 申請日: | 2014-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622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會明;魏青竹;連維飛;保羅;陸銀川;蔣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利騰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1/0224 | 分類號: | H01L31/0224 |
| 代理公司: | 蘇州華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黃珩 |
| 地址: | 215542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電池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極柵線結構,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
背景技術
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利用光生伏打效應把光能轉換成電能的器件,又叫光伏器件,主要有晶體硅電池和晶砷化鎵電池等。
而在晶體硅太陽能電池中,電極柵線的作用非常重大,其充當收集光生載流子的作用;同時,電極柵線也遮住了部分太陽光,削弱了光電轉化效應。
目前,電極柵線在制作時,由于導電銀漿含有有機物、玻璃粉等成分,使其具有流體特性,在印刷后會出現暈染現象,柵線會向兩側外延,出現外延區域,但該區域并不具備導電作用,反而阻礙了太陽光的吸收,使光電轉換效率降低,影響了整個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效果。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緩解柵線向外暈染,同時提高光電轉換效率的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所述柵線結構印制于所述太陽能電池的負極表面,所述柵線結構包括主柵和與連接所述主柵的細柵,所述細柵與所述主柵垂直相交;沿所述細柵寬度方向,其兩側邊緣的內側分別設置有防止所述細柵向兩外側暈染的若干阻擋模塊,所述阻擋模塊為以所述細柵的邊緣為底邊,再向所述細柵中部凸出的圓弧凸起。
進一步地,沿所述細柵長度方向,兩側所述圓弧凸起相對稱設置。
進一步地,同一側的圓弧凸起等距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圓弧凸起的形狀為半圓形。
進一步地,位于所述細柵的同一側上,每兩個所述圓弧凸起的間距范圍為5-15μm。
進一步地,所述圓弧凸起底邊的寬度范圍為5-15μm。
進一步地,位于所述細柵兩側相對稱的兩圓弧凸起的頂點間的間距范圍為25-55μm。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阻擋模塊的設置,使得細柵在印制的過程中,向外暈染的制線銀漿被阻擋,不會下漏,大大緩解甚至避免了制線銀漿向外暈染的現象,不會阻擋太陽光線的吸收,提高了光電轉化效率;同時,將阻擋模塊設置為以細柵的邊緣為底邊,再向細柵中部凸出的圓弧凸起,與柵線的均勻特性相符,更加提高了阻擋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一種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圖2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其中,1、主柵,2、細柵,3、阻擋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一種太陽能電池的柵線結構,柵線結構印制于太陽能電池的負極表面,柵線結構包括主柵1和與連接主柵1的細柵,細柵2與主柵1垂直相交;沿細柵2寬度方向,其兩側邊緣的內側分別設置有防止細柵2向兩外側暈染的若干阻擋模塊3,阻擋模塊3為以細柵2的邊緣為底邊,再向細柵2中部凸出的圓弧凸起。
沿細柵2長度方向,兩側圓弧凸起相對稱設置;同一側的圓弧凸起等距間隔設置。
在印制柵線時,向外暈染的制線銀漿被阻擋,不會下漏,不會暈染到柵線的外側。
實施例2
其余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圓弧凸起的形狀為半圓形。
實施例3
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細柵2的寬度為35μm,位于細柵2的同一側上,每兩個圓弧凸起的間距為5μm,圓弧凸起底邊的寬度為5μm,位于細柵2兩側相對稱的兩圓弧凸起的頂點間的間距為25μm。
實施例4
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細柵2的寬度為60μm,位于細柵2的同一側上,每兩個圓弧凸起的間距為10μm,圓弧凸起底邊的寬度為10μm,位于細柵兩側相對稱的兩圓弧凸起的頂點間的間距為40μm。
實施例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利騰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利騰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346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31-00 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敏感的,并且專門適用于把這樣的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或者專門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控制的半導體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導體本體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轉換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輻射控制通過該器件的電流的,例如光敏電阻器
H01L31-12 .與如在一個共用襯底內或其上形成的,一個或多個電光源,如場致發光光源在結構上相連的,并與其電光源在電氣上或光學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