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地下水廠排泥水的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034301.6 | 申請日: | 2014-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875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朱遂一;霍明昕;邊德軍;方帥;左妍;陳瑜;王藝;耿直;范偉;楊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師范大學;長春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2F9/08 | 分類號: | C02F9/08;C02F11/12;C02F1/52 |
| 代理公司: | 長春眾益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趙正 |
| 地址: | 130021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下 水廠 泥水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處理地下水廠排泥水的方法。
背景技術
含鐵、錳地下水源的凈水廠,多采用曝氣、過濾工藝來去除水中過量的鐵、錳離子。經過曝氣后,地下水中二價鐵轉化為三價,生成絮凝體,從而容易被濾料截留。而錳離子的去除多依靠鐵質濾膜或微生物。運行一段時間后,濾料表面停留的絮凝體逐漸增多,濾料空隙逐漸減小,產水量降低。由此,需要及時進行反沖洗來降低濾料層水頭損失,提高濾池產水率。反沖洗水,也叫排泥水,水量較大,約占水廠日產水量的3.5%-5%。
由于反沖洗時,濾料相互碰撞,使濾料表面截留的絮凝體脫落,進入水流中,因此反沖洗水中常含有鐵、錳、硅、鎂等離子、絮凝體或顆粒。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鐵、錳的微小絮凝體,不易沉淀。沉淀污泥脫水困難,使排泥水的處置成為地下水廠運行的一大難點。
目前,排泥水處置技術多關注在以地表水為水源的凈水廠,采用投加聚丙烯酰胺、聚合鋁鹽等試劑來提高排泥水沉降速率。地下水源的凈水廠排泥水處置,也多沿用上述方法,但存在一些弊端,如地下水中污染物種類較少,投加鋁鹽類絮凝劑容易向排泥水中引入新的離子,使泥水分離后的上清液不能回用;泥水分離后生成的污泥,含水率高,且引入新離子,難以綜合利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公開一種地下水廠排泥水的處理方法。
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法由以下步驟完成:
(1)曝氣:對進入曝氣池的排泥水進行微曝氣,曝氣量為0.05-0.5L/min,停留時間為5-20s;
(2)混合:曝氣結束后的排泥水進入混合池,投加混凝劑,進行攪拌,混凝劑的量根據反沖洗水量以5-12mg/L的比例投加,混合時間為5分鐘,攪拌速度為200轉/分鐘;?
(3)反應:經過混凝后的水進入反應池進行反應,反應時間為30分鐘,再進入沉淀池,使絮凝體體積不斷增大;?
(4)沉淀:在沉淀池中,大絮凝體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運動,沉淀到池子底部的集泥斗中,從而完成泥水分離,經過檢測上清液中鐵含量1-6mg/L,直接回流到凈水廠的凈水工藝的曝氣段;?
(5)污泥濃縮:將集泥斗底部的污泥,抽提到污泥濃縮罐,降低底部污泥的含水率;
(6)污泥壓濾:?將污泥濃縮罐中的污泥輸送到板框壓濾機,進行污泥脫水;壓濾生成的濾液重新回到曝氣池,重新進行微曝氣、絮凝沉淀,壓濾后,剝落截留在壓濾機上的泥餅;
(7)干燥:對泥餅經過干燥處理。
其中,混凝劑是三氯化鐵、聚合氯化鐵或硫酸鐵。
曝氣后的水可以引入澄清池,使步驟2、3和4在澄清池中完成。
含鐵、錳地下水凈水廠排泥水量約占產水量的3.5%-5%。排泥水中含有反沖洗時濾料表面脫落的雜質,包括金屬離子、顆粒和絮體。直接靜止沉淀耗時長,上清液中總鐵含量超過40mg/L,且含有一部分二價鐵離子。
將排泥水收集后,進行微曝氣,提高排泥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到2-4mg/L。這個階段,二價鐵離子可以在pH呈中性條件下直接被溶解氧氧化成三價鐵,生成水合鐵離子或絮凝體。接著,向水中投加混凝劑,如FeCl3、聚合氯化鐵或硫酸鐵等。鐵鹽混凝劑在水解的時候,一方面破壞膠體或顆粒的雙電層,另一方面通過接觸絮凝等作用,吸附水中的膠體、顆粒、絮凝體或電性相反的無機離子;捕獲水中物質后,絮凝體體積不斷增大,最后以共沉淀的方式沉積到底部,或者在水力作用下形成浮渣層,阻截上升的絮凝體。由此,完成對排泥水中金屬離子、顆粒或絮凝體的去除。排泥水經過微曝氣、絮凝處理后,上清液中鐵濃度低于6mg/L,可以回流到凈水工藝的曝氣段,再次進行曝氣、過濾處理。
本方法對凈水廠排泥水進行處理,能夠實現排泥水的零排放,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同時在不向污泥中引入其它雜質的基礎上,提高了污泥的使用價值,實現污泥資源化利用。
具體實施方式
??例1、?
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法由以下步驟完成:
(1)曝氣:對進入曝氣池的排泥水進行微曝氣,曝氣量為0.2L/min,停留時間為12s;
(2)混合、反應:曝氣結束后的排泥水進入混合池,投加三氯化鐵,進行攪拌,三氯化鐵的量根據反沖洗水量以8mg/L的比例投加,混合時間為5分鐘,攪拌速度為200轉/分鐘;?
(3):經過混凝后的水進入反應池進行反應,反應時間為30分鐘,再進入沉淀池,使絮凝體體積不斷增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師范大學;長春工程學院,未經東北師范大學;長春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343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產品用大地色油墨及其配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方便面調味包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