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導光纖維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33906.3 | 申請日: | 2014-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926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周伏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創佳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04 | 分類號: | G02B6/04;F21V8/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纖維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導光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導光纖維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目前的導光板多由PC或者亞克力制成,當有部位需要避讓其他結構件時,采用破空,會破壞光線全反射,就必須增加遮光設計。隨著目前市場上超薄、超輕的需求,目前的導光板及遮光片、反射片等三層材料達到導光效果的做法,已經越來越成為使設計者在兼顧厚度以及效果之間頭痛的事情。這就需要更高效、更輕的導光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導光纖維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應用,該導光纖維板超薄、超輕,其透光區域便于加工,使用方便,可被外徑3mm以下的結構件無任何阻礙地穿透,以避讓鉚釘、螺絲等結構件而不需要采用更多的遮光片等作為輔助材料,降低成本。當需要更大面積的避讓時,只需要在編織時留下相應空的位置,不需要增加任何輔材。并可明顯降低導光能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導光纖維板,由若干外徑小于10μm的光導纖維通過針刺或者編織工藝制成具有一定經緯度的多層結構片材構成;
所述各光導纖維的起始端匯集形成一集光束端;
所述多層結構片材的表面設有至少一處透光區域,所述透光區域的光導纖維的全反射外層被燙去。
優選的,所述多層結構片材的邊沿包有一層防止光發散射出的包邊。
優選的,所述多層結構片材為2-4層的平面片材。
優選的,所述多層結構片材在針刺或者編織時形成有用于避讓特定結構的平面避讓區域。
優選的,所述多層結構片材厚度小于0.1mm。
優選的,所述透光區域為具有特定圖案的模具在所述多層結構片材表面模壓熨燙,形成的具有相應圖案的透光區域。
本發明還提供上述導光纖維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若干外徑小于10μm的光導纖維一端通過針刺或者編織成具有一定經緯度的多層結構片材;
將片材三面邊沿包邊;
將各光導纖維的起始端梳理整齊,匯集形成一集光束端;
經過具有特定圖案的模具模壓熨燙,在所述多層結構片材表面形成相應圖案的透光區域。
優選的,在針刺或者編織時在所述多層結構片材形成用于避讓特定結構的平面避讓區域。
本發明導光纖維板的應用,使用時,將所述集光束端置入帶光源的密閉燈盒,即可在所述多層結構片材的透光區域發光,即可在所述多層結構片材的表面形成發光圖案。?
光導纖維是一種透明的玻璃纖維絲,直徑只有1~100μm左右。它是由內芯和外套(全反射外層)兩層組成,內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光由一端進入,在內芯和外套的界面上經多次全反射,從另一端射出。
本發明導光纖維板的透光區域便于加工,當特定部位需要透光時,只需采用加熱模具,對相應位置進行130℃以上的熨燙,破壞其表面全反射層,即可實現透光。
本發明導光纖維板可被外徑3mm以下的結構件無任何阻礙地穿透,可廣泛用于顯示屏、鍵盤等背光模組上,可以避讓鉚釘、螺絲等結構件而不需要采用更多的遮光片等作為輔助材料,可降低制造成本。當需要更大面積的避讓時可在編織時留下相應空的位置,不需要增加任何輔材。
本發明導光纖維板可明顯降低導光能耗,一般在120mm×300mm(標準鍵盤面積)使用1顆LED燈即可,目前使用的PC導光板技術使用4-8顆LED燈。
本發明導光纖維板的總厚度可低于0.1mm,滿足超薄、超輕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多層結構片材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片材三面包邊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各光導纖維的起始端匯集形成一集光束端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片材經過具有特定圖案的模具模壓熨燙,在表面形成相應圖案的透光區域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本發明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提供一種導光纖維板,由若干外徑小于10μm的光導纖維通過針刺或者編織工藝制成具有一定經緯度的多層結構片材構成;所述多層結構片材為2-4層的平面片材。所述多層結構片材的邊沿可包有一層防止光發散射出的包邊。
所述各光導纖維的起始端匯集形成一集光束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創佳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創佳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3390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攝像頭的焦距驗證裝置及驗證焦距的方法
- 下一篇:點約束貝葉斯稀疏脈沖反演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