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插頭連接器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32714.0 | 申請日: | 2014-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1065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黃帥輝;郭如陽;朱慶滿;吳榮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502 | 分類號: | H01R13/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插頭 連接器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插頭連接器組件,尤其是關于插頭連接器組件中絕緣外殼的組裝。
【背景技術】
2013年09月17日公告的公告號為US8535088的美國專利揭示了一種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中組件及其連接部件通過殼體中的開口被安裝之后,安裝前側板及吸引板,線纜插入殼體中,應力消除構件通過殼體用膠潤滑,待干燥后膠起到固定殼體與應力消除構件及線纜的作用。
然而這種電連接器的缺陷在于:該電連接器中組件及其連接部件都是體積較小的部件,若體積較大的部件便無法直接裝入殼體內,組件及其連接部件安裝入殼體后再安裝位于殼體側面的前側板及吸引板,操作不方便,同時該電連接器還需設置應力消除構件,在制作材料上需要更大的花費。
鑒于以上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插頭連接器組件以改善上述不足之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插頭連接器組件,尤其涉及一種外觀更美觀又節省制作材料的插頭連接器組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插頭連接器組件,用以與對接連接器對接,所述插頭連接器組件包括插頭連接器及與插頭連接器連接的線纜,所述插頭連接器包括內設收容空間的絕緣外殼、收容于絕緣外殼內的印刷電路板及安裝于絕緣外殼上并與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的對接件,所述絕緣外殼包括位于絕緣外殼一端的前端口及供線纜延伸出來的后端口,所述絕緣外殼包括自其前端口朝后端口方向延伸的槽道,所述槽道與收容空間貫通以便對接件延伸出絕緣外殼,所述插頭連接器進一步包括前塞,所述前塞填封絕緣外殼前端口及與對接件共同填封所述槽道。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插頭連接器組件絕緣外殼通過組裝包覆接插件,絕緣外殼上不會出現長條的接縫從而影響其美觀,同時本發明插頭連接器組件無需設置應力消除件從而減少了制造成本。
具體實施結構如下:
所述對接件包括絕緣本體、設置于絕緣本體上的端子及包覆絕緣本體與端子的殼體。
所述殼體包括與對接連接器對接的對接部及收容于絕緣外殼內的安裝部,所述對接部的兩側靠近安裝部的位置設有向內凹陷的卡持槽。
所述前塞包括與絕緣外殼前端口配合的主體部及自主體部延伸出來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與卡持槽干涉配合以與對接件共同填封槽道。
所述突出部前端向主體部方向凹陷設有第一弧形區,所述對接部一側與突出部配合的卡持槽內設有向外突起與第一弧形區配合的第一突塊,所述第一弧形區與第一突塊配合使得突出部與卡持槽的接觸面積增加。
所述絕緣外殼的槽道的末端設有第二弧形區,所述對接部另一側卡持槽內設有與所述第二弧形區配合的第二突塊,所述第二弧形區與第二突塊的配合使得絕緣外殼與卡持槽的接觸面積增加。
所述前塞與絕緣外殼配合時的接縫處用膠水粘接固定。
所述前塞包括自其主體部向外突起的抵持塊,所述抵持塊與印刷電路板抵持使得印刷電路板在絕緣外殼內穩固。
所述絕緣外殼為圓柱狀。
所述絕緣本體包括一對,所述一對絕緣本體機械組裝后,所述殼體包覆成型于絕緣本體外并使得端子露出殼體外以與對接連接器形成電性連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插頭連接器組件的立體圖。
圖2是圖1所示的插頭連接器組件的部分分解圖。
圖3是圖2所示的插頭連接器組件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圖。
圖4是圖1所示的插頭連接器組件的分解圖。
圖5是圖1所示的插頭連接器組件中對接件的立體圖。
圖6是圖5所示的對接件的分解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未經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327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