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反應釜溫度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32160.4 | 申請日: | 2014-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522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胡靜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靜靜 |
| 主分類號: | B01J19/00 | 分類號: | 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區上***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反應 溫度 控制系統 | ||
1.一種反應釜溫度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應釜本體,其內部設置有導熱管,其入口設置在所述反應釜本體的側上部,出口設置在所述反應釜本體的底部,并都延伸至所述反應釜本體的外部,所述導熱管包括兩個分管道,兩個分管道呈螺旋形,并間隔設置,鋪滿所述反應釜本體內部;
溫度轉換裝置,其包括:第一儲液箱和第二儲液箱,其內部盛放液體,設置在所述反應釜本體的上方,并在內部分別設置有加熱裝置或冷卻裝置,分別對內部盛放的液體進行加熱或冷卻處理;第一管道,其一端與所述入口連通,并設置有第一電磁閥,另一端有兩個端口,分別與第一儲液箱和第二儲液箱連通,并分別設置有第二電磁閥和第三電磁閥;第二管道,其一端與所述出口連通,并設置有第四電磁閥,另一端有兩個端口,分別與第一儲液箱和第二儲液箱連通;
溫度傳感器,其分別設置在反應釜本體內部、第一儲液箱和第二儲液箱內部,用于檢測反應釜本體、第一儲液箱和第二儲液箱內部不同時間對應的溫度;
控制裝置,其設置在釜蓋上,并與加熱裝置、冷卻裝置、溫度傳感器、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及第四電磁閥連接,且所述控制裝置還包括有記錄所述反應釜本體內部反應物的參考表面溫度范圍的溫度參數記錄模塊,所述反應釜本體內部的溫度傳感器向控制裝置傳遞反應釜本體內部的即時表面溫度信號,所述控制裝置將接收到的即時表面溫度信號與所述溫度參數記錄模塊中記錄的參考表面溫度范圍進行比較,并根據比較的結果,確定當前溫度控制系統是否需要啟動工作,以及如果需要啟動工作時所需加熱或冷卻的強度,并根據所述強度,確定所述溫度轉換裝置內的加熱液體與冷卻液體的預定體積比,隨后,控制裝置根據第一儲液箱內部的溫度傳感器和第二儲液箱內部的溫度傳感器的測量數據,控制所述第二電磁閥和所述第三電磁閥的開啟及開啟程度,以使所述溫度轉換裝置內的加熱液體與冷卻液體混合達到預定溫度,所述控制裝置控制第一電磁閥開啟及開啟程度,以使所述反應釜本體內部的溫度達到所述參考表面溫度范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釜溫度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溫度轉換裝置內的加熱液體與冷卻液體的預定體積比介于0.0~1.0之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釜溫度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轉換裝置還包括:第五電磁閥和第六電磁閥,其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的兩個端口處,將第二管道分為三部分,并與所述控制裝置電連接;
其中,第一部分與所述導熱管連通,接收從所述導熱管中流出的液體,第二部分與第一儲液箱連通,將第一部分中的液體回收至第一儲液箱中,第三部分與第二儲液箱連通,將第一部分中的液體回收至第二儲液箱中。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釜溫度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驅動機構,其與控制裝置電連接,并驅動所述第一儲液箱和所述第二儲液箱上下運動,使所述第一儲液箱和所述第二儲液箱中的加熱液體和冷卻液體按照預定體積比,根據從液體從高處往低處流的特點,在所述第一管道、所述導熱管及所述第二管道間循環流動;
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具有彈性。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釜溫度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還包括有計時模塊,所述計時模塊用于設定所述溫度控制系統以一定的時間間隔工作,當到達所述計時模塊所設定的時間間隔時,所述控制裝置將接收到的即時表面溫度信號與所述溫度參數記錄模塊中記錄的參考表面溫度范圍進行比較,并根據比較的結果,確定當前溫度控制系統是否需要啟動工作,以及如果需要啟動工作時所需加熱或冷卻的強度,并根據所述強度,確定所述溫度轉換裝置內的加熱液體與冷卻液體的預定體積比,隨后,控制裝置根據第一儲液箱內部的溫度傳感器和第二儲液箱內部的溫度傳感器的測量數據,控制所述第二電磁閥和所述第三電磁閥的開啟及開啟程度,以使所述溫度轉換裝置內的加熱液體與冷卻液體混合達到預定溫度,所述控制裝置控制第一電磁閥開啟及開啟程度,以使所述反應釜本體內部的溫度達到所述參考表面溫度范圍。
6.如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反應釜溫度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參數記錄模塊所記錄的所述反應釜本體內部反應物的參考表面溫度范圍是通過以下方式確定的,
反應釜中的反應物在反應過程所需求的理論溫度范圍。
7.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反應釜溫度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所述導熱管及所述第二管道間的循環流動的方式為:
所述反應釜本體內部的溫度變化時,所述溫度轉換裝置內的加熱液體與冷卻液體按預定體積比流入所述導熱管中,所述控制裝置記錄流入到所述導熱管中的液體的溫度,并判斷所述導熱管中液體的溫度與第一儲液箱或第二儲液箱的溫度的接近度;當所述反應釜本體內部的溫度繼續變化時,所述控制裝置開啟第四電磁閥,使導熱管中的液體流入第二管道的第一部分中,同時,所述控制裝置開啟第三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使所述溫度轉換裝置內的加熱液體與冷卻液體按預定體積比混合,當導熱管中的液體流出,控制裝置關閉第四控制閥,打開第一控制閥,將所述溫度轉換裝置中混合的液體流入至所述導熱管中,所述導熱管中充滿液體時,關閉第一控制閥;然后,所述控制裝置開啟所述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驅動與所述導熱管中液體的溫度較接近的所述第一儲液箱或第二儲液箱向下運動,所述控制裝置開啟所述第一儲液箱或所述第二儲液箱上的第五電磁閥或第六電磁閥,使所述導熱管中的液體回流至第二管道的第二部分或第三部分,將第二管道的第一部分空出,所述控制裝置關閉所述第五電磁閥或所述第六電磁閥;驅動裝置驅動所述第一儲液箱或所述第二儲液箱向上運動至反應釜本體的上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靜靜,未經胡靜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3216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含有揮發油活性成分的外用藥劑
- 下一篇:一種鋼板超聲波探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