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直流接觸器陶瓷密封的改良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31936.0 | 申請日: | 2014-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1020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15 |
| 發明(設計)人: | 覃奀垚;余佳;羌曹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國力真空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50/04 | 分類號: | H01H50/04;H01H51/29 |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專利事務所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 地址: | 21530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流 接觸器 陶瓷 密封 改良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直流接觸器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直流接觸器陶瓷密封的改良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直流接觸器陶瓷密封的改良結構的密封方式主要有兩種結構:一種是采用環氧樹脂進行密封,另一種是用平面的陶瓷件進行密封。
采用環氧樹脂進行密封基本上可以實現將接觸器的接觸點密封在保護氣氛中的目的,但是由于環氧樹脂與金屬之間的密封可靠性較低,并且其承受高溫及冷熱沖擊能力較差,因此采用環氧樹脂進行密封的裝配結構較為復雜,生產成本高。
圖1示出了專利號CN201010234827.0中采用平面的陶瓷件進行密封的結構,其需要對陶瓷件上并對應靜接觸點4和引出線50的密封孔孔內進行金屬化處理,但這種金屬化處理方法一方面不適合大批量生產,現有大都為手工操作,生產效率很低;另一方面金屬與陶瓷的膨脹系數不相同,在焊接時,對于靜接觸點4,必須通過焊接于密封孔孔內的過渡螺套9來固定,進而增加生產成本;而對于引出線50,則很容易產生漏氣的現象,影響產品良率。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直流接觸器陶瓷密封的改良結構,該直流接觸器的陶瓷密封部分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有效提高了產品的裝配效率和密封性。
本發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直流接觸器陶瓷密封的改良結構,包括為中空結構體的金屬腔體、定位設于所述金屬腔體外部的塑料外殼、以及定位設于所述金屬腔體內部的動接觸點、靜接觸點、動鐵芯和線圈,且所述靜接觸點和所述線圈的引出線均通過陶瓷件與所述金屬腔體密封固連;所述金屬腔體為具有一開口端的中空柱體,所述陶瓷件為平板狀結構,所述陶瓷件的一側面密封固連于所述金屬腔體的開口端上,還分別在所述陶瓷件上并對應所述靜接觸點和引出線的位置處定位開設有若干貫穿于陶瓷件的通孔,該若干通孔朝向所述陶瓷件另一側面的一端周緣處皆形成有一圈凸出于所述陶瓷件另一側面的環形第一凸臺,且該若干環形第一凸臺的外周面上還皆印刷有一層金屬化層;另所述靜接觸點以及所述引出線皆相應的依次穿設過該若干通孔和環形第一凸臺,并與該若干環形第一凸臺密封固連。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陶瓷件的一側面密封固連于所述金屬腔體的開口端上的結構為:在所述陶瓷件的一側面上固定設置有一環形金屬連接圈,且所述金屬連接圈背向所述陶瓷件一側面的一側與所述金屬腔體的開口端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引出線與其相對應的所述環形第一凸臺之間皆固定套設有能密封所述通孔的密封墊片。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對應于引出線的所述通孔并朝向所述陶瓷件一側面的另一端周緣處亦皆形成有一圈凸出于所述陶瓷件一側面的環形第二凸臺,且該若干環形第二凸臺的外周面上亦皆印刷有一層金屬化層。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該若干第一凸臺、第二凸臺的內側壁相應與該若干通孔的內側壁之間具有距離,以形成臺階結構。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對應于引出線的所述通孔并朝向所述陶瓷件一側面的另一端面皆為錐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相較于現有直流接觸器陶瓷密封部分的孔內金屬化處理和孔內密封連接,本發明中直流接觸器的陶瓷密封部分將金屬化處理和密封連接均轉移到孔外,即通過在所述陶瓷件上并對應靜接觸點和引出線的位置處定位開設有若干貫穿于陶瓷件的通孔,該若干通孔朝向所述陶瓷件另一側面的一端周緣處皆形成有一圈凸出于所述陶瓷件另一側面的環形第一凸臺,且該若干環形第一凸臺的外周面上還皆印刷有一層金屬化層;對于靜接觸點來說,孔外金屬化處理能夠將現有結構中的靜接觸點和過渡螺套結合為一體,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提高產品的裝配效率;對于引出線來說,引出線與其相對應的環形第一凸臺之間皆固定套設有能密封所述通孔的密封墊片,能夠減少焊接的漏氣比例,有效提高了密封性。本發明中的孔外平面密封能夠有效提高產品的密封性,使陶瓷密封的焊接良率由原來的80%提高到99%。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直流接觸器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陶瓷件另一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陶瓷件一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靜接觸點和引出線分別與陶瓷件密封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所述陶瓷件另一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所述陶瓷件一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中靜接觸點和引出線分別與陶瓷件密封連接的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國力真空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昆山國力真空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319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萬能式斷路器用組合式電磁脫扣裝置
- 下一篇:汽車自控剎車開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