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麥稈/稻草培養基細菌纖維素布料裁片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31401.3 | 申請日: | 2014-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056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迎晨;吳紅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原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P19/04 | 分類號: | C12P19/04;C12R1/01 |
| 代理公司: | 鄭州優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張紹琳;孫詩雨 |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麥稈 稻草 培養基 細菌 纖維素 布料 加工 方法 | ||
1.一種麥稈/稻草培養基細菌纖維素布料裁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制備好的麥稈/稻草培養基水解液作為培養基碳源,補加0.1~0.2%?氮源,在115~125℃的條件下,滅菌15~20min后作為發酵培養基;將醋酸桿菌或葡萄糖氧化桿菌接入發酵培養基的密閉池中,所述醋酸桿菌或葡萄糖氧化桿菌的接種量為發酵培養基體積的5~10%;
(2)將布料結構裁片垂直浸入裝有醋酸桿菌或葡萄糖氧化桿菌發酵培養基的密閉池中,在密閉池溫度25~30℃的條件下,通過管道每間隔10~30min將空氣、加氧空氣和氧氣連續循環注入布料結構裁片中,布料結構裁片表面在密閉池中進行空氣、有氧空氣和全氧連續式細菌纖維素培養,在25~30℃的條件下,靜置培養6~25d,醋酸桿菌或葡萄糖氧化桿菌在布料結構裁片外表面生物合成細菌纖維素布料裁片濕膜;
(3)發酵完成后從布料結構裁片外即可剝離出兩套同型號的細菌纖維素布料裁片濕膜,并用水沖洗直至除去膜表面培養基及雜質;?
(4)把步驟(3)沖洗好后的細菌纖維素布料裁片濕膜用0.1mol/L氫氧化鈉溶液煮至80℃,繼續煮20min,除去菌體和殘留培養基,然后流水沖洗,烘干、干燥后得到細菌纖維素布料裁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麥稈/稻草培養基細菌纖維素布料裁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布料結構裁片由面層、芯層和底層經壓花輥壓制而成的三層復合結構片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麥稈/稻草培養基細菌纖維素布料裁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布料結構裁片為服裝結構裁片或床上用品結構裁片。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麥稈/稻草培養基細菌纖維素布料裁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氮源為酵母浸膏或蛋白胨。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麥稈/稻草培養基細菌纖維素布料裁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層由細度為0.01~10μm,克重為1~30g/m2的PP、PE、PS、PET、PA高分子無紡布或光棍壓制膜中的一種或幾種復合制成,所述的芯層由細度為2~2000μm細度,克重為20~2000g/?m2的無紡布制成,所述的底層由細度為0.01~10μm,克重在1~30g/m2的PP、PE、PS、PET、PA高分子無紡布或光棍壓制膜中的一種或幾種復合制成。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麥稈/稻草培養基細菌纖維素布料裁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層復合結構片材按照紋路,花型,布料結構裁片壓制而成,壓制而成的三層復合結構片材的紋路,花型,布料結構裁片間留有聯通通道。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麥稈/稻草培養基細菌纖維素布料裁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加氧空氣是在每升空氣中通入0.05~0.1升氧氣。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麥稈/稻草培養基細菌纖維素布料裁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烘干和干燥的具體條件為溫度50~80℃,濕度50%,時間為5~10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原工學院,未經中原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3140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