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脫墨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030991.8 | 申請日: | 2014-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564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吳迎春;聶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9D9/04 | 分類號: | C09D9/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3***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墨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脫墨劑,具體地說是一種脫墨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廢紙脫墨劑領域。
背景技術
廢紙是在生產生活中經過使用而廢棄的可循環再生資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紙張使用量快速上升,廢紙大量產生。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紙及紙板的消費國,2003年紙消費量為4806萬噸,廢紙回收量保守估計為1400萬噸。
由于利用原木造漿的傳統造紙消耗大量木材、破壞生態,并造成嚴重的污染。因此,利用廢紙的“城市造紙”已經和造林、造紙一體化的“林漿紙一體化”一起,成為現代造紙業的兩大發展趨勢。城市造紙同時還起到消納城市垃圾的作用,體現“城市生產,城市消納”的精神。一些發達地區城市有配套的城市廢紙再生基地。
書刊紙、畫報紙等印刷品中的油墨被除去后,可得到一種用于再生產的價值較高的紙漿原料。其脫墨基本原理為:浸泡紙漿,待紙漿纖維松散后用脫墨劑破壞廢紙纖維與油墨及有色顏料之間的粘附力,降低印刷廢紙油墨的表面張力,乳化油墨中的油份,從而剝離紙纖維上的碳離子或其它有色離子,并與碳離子或其它有色粒子形成膠體,然后采用浮選和洗滌方法使其脫離紙纖維。這個過程中常會使用脫墨劑,脫墨劑能使廢紙纖維和油墨分離的,破壞油墨對紙纖維的黏附力,使油墨從纖維上剝離并分散于水中。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設計了一種脫墨劑及其制備方法,該脫墨劑成分簡單,制備方法簡單,且使用效果好,具有濕潤、滲透、溶脹樹脂、乳化、分散的效果。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脫墨劑,所述脫墨劑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組成:滑石粉10-15份、無水硫酸鈉15-20份、皂粉10-15份、硅酸鈉8-12份、表面活性劑8-12份、碳酸鈉37-40份、十二烷基硫酸鈉0.5-1.5份。
優選的,滑石粉12份、無水硫酸鈉16份、皂粉12份、硅酸鈉10份、表面活性劑10份、碳酸鈉39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份。
上述脫墨劑的配制方法為:按上述排列順序加入上述配比稱量的藥品、每加完一種藥品均攪拌5分鐘即可。
各成分的作用為:
表面活性劑:
表面活性劑的作用有三種:潤濕、滲透、乳化發泡。此三種作用可解釋為當向廢紙漿中加入表面活性劑后,由于表面活性劑在界面上的吸附降低了廢紙與水的液-固表面張力,結果水就可以在紙纖維表面鋪展,由不潤濕變成潤濕,有利于破壞油墨與纖維之間的粘附力和油墨之間的凝聚力;其乳化作用原理為表面活性劑的親油基一端吸附在油墨表面,而親水基一端深入水中,并在油墨表面定向排列組成一層親水性分子膜,使油水界面張力降低,減少油墨離子間的相互吸引力,防止油墨離子重新凝聚而恢復原狀;并且表面活性劑在油墨周圍形成的定向排列親水性分子膜又是一層堅固的保護膜,防止油墨離子碰撞凝聚,通過乳化作用油墨被乳化成油滴,這些油滴就離開紙纖維分散到水中;此外,在發泡時,表面活性劑產生的泡沫對油墨有較強的吸附作用,當油墨被吸附后,就不再凝聚而上升到漿液的表面有利于除去。表面活性劑除以上三種作用外,還有分散和增溶作用。本發明的表面活性劑優選T-80。
硅酸鈉:
在廢紙脫墨中,硅酸鈉除了使廢紙纖維潤濕發脹,油墨中的樹脂皂化、碳離子分散外,還對防止紙漿吸附污點和穩定漂白劑有優良作用,而且硅酸鈉溶于水后形成的膠體能夠有效的吸附油墨顆粒不致于使它沉淀在纖維表面。
使用時選用浮選-洗滌的方法:先將欲脫墨的廢紙在常溫下浸泡180-240小時后,加入脫墨藥劑,再在常溫下攪拌碎漿2小時,使其紙纖維與油墨疏松分離,再附著于氣泡上,然后加入雙氧水10mL,漿液濃度6-8%,溫度為常溫,最后鼓入氣泡浮選洗滌1小時。在此條件下既可達到較好的脫墨效果,又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對于較大量的廢紙再生工業,其成本低,且化學優越性在脫墨過程中發揮充分。
其中本發明人經過實驗發現:當紙∶脫墨劑為20∶1時效果最顯著。實驗證明,脫墨效果并不隨脫墨劑的用量增加而增強,對于脫墨劑過量會抑制脫墨作用這一現象解釋為:隨脫墨劑用量的增加,可能一部分發色離子被一層脫墨劑分子包圍,而這層脫墨劑與被分離的固形物的疏水基表面接觸過程中,又與其它表面活性劑的水鏈憎水基一起排列。這種排列導致(1)增溶作用變大,使部分發色物質溶解在水相中;(2)過多的脫墨劑與發色物質相互爭奪氣泡表面上的位置(潤濕過度),從而使脫墨效果受到影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脫墨劑成分簡單,制備方法簡單,且使用效果好,具有濕潤、滲透、溶脹樹脂、乳化、分散的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理工學院,未經陜西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3099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