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WIFI通信的可穿戴生理參數采集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29610.4 | 申請日: | 2014-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508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蔣鵬;王坤;王英帥;王興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01 | 分類號: | A61B5/01;A61B5/1455;A61B5/0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wifi 通信 穿戴 生理 參數 采集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無線傳感器網絡、WIFI通信技術、智慧醫療、可穿戴設備、嵌入式系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WIFI通信的可穿戴生理參數采集設備。
背景技術
為了緩解目前醫療資源短缺,老百姓就醫難,生理參數檢測重復度高,醫護工作人員工作壓力大等諸多醫療健康領域的問題,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興起,極大地推動了可應用于智慧醫療的可穿戴設備產業的發展。
基于WIFI通信的可穿戴生理參數采集設備可實時在線檢測人體生理參數,如血氧飽和度(SaO2)、體溫和脈搏等信息,設備抗干擾能力強、可移動性強、數據傳輸安全可靠。
目前我國可穿戴設備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市場上可實用的可穿戴設備少,傳統的醫療檢測設備價格昂貴,硬件設備穩定性差,產品體積龐大,質量重,結構單一、功能專一,效率低,可移動性弱,實際應用操作繁瑣、采集的數據精度不高,數據傳輸速度慢、有效距離短、無法與現有以太網絡整合,數據只能顯示,無法和云端互聯,達不到數據的長期存儲和數據的處理反饋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WIFI通信的可穿戴生理參數采集設備。???????????????????????????????????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手段:一種基于WIFI通信的可穿戴生理參數采集設備,包括電源管理模塊、生理參數采集模塊、WIFI通信模塊和處理器模塊;
所述參數采集模塊包括血氧飽和度和脈搏參數采集單元、人體體溫參數采集單元;其中,電源管理模塊包括以AMS1117-5.0為核心的5V電壓轉換電路和以AMS1117-3.3為核心的3.3V電壓轉換電路;生理參數采集模塊包括以TSIC506為核心的高精度數字式體溫傳感器和以CY8C5966LTI處理器為核心的血氧飽和度和脈搏參數采集模塊,WIFI通信模塊以HLK_RM04為核心單元,處理器模塊包括以意法半導體推出的STM32F103RBT6為核心的處理器電路和JTAG調試接口;其中以AMS1117-5.0為核心的5V電壓轉換電路為參數采集模塊中的人體體溫參數采集單元、血氧飽和度和脈搏參數采集單元、WIFI通信模塊中VCC5.0供電端提供電源;以AMS1117-3.3為核心的3.3V電壓轉換電路為處理器器模塊、JTAG接口提供3.3V電壓、WIFI通信模塊中的VCC3.3V供電端提供電源,處理器STM32F103RBT6通過初始化人體體溫采集單元TSIC506芯片、初始化處理器STM32F103RBT6的PC4端口和內部串口UART2,得到人體體溫信號、人體血氧飽和度信號和人體脈搏參數信號,初始化處理器STM32F103RBT6內部串口UART1、初始化WIFI通信模塊,將處理器處理好的數據包通過WIFI通信模塊近距離傳輸到智能終端設備。
電源管理模塊包括:7.4V鋰電池接口J1、自鎖開關K1、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三二極管D3、第一電壓轉換芯片AMS1117-5.0、第二電壓轉換芯片AMS1117-3.3、第一電解電容C1、第一鉭電容C2、第二鉭電容C3、第二電解電容C4、第三電解電容C5、第三鉭電容C6、第四鉭電容C7、第四電解電容C8、第五鉭電容C9、第五電解電容C10、第一電阻R1、第一電源指示燈DS1;
所述的7.4V鋰電池接口J1的負極接地,7.4V鋰電池接口J1的正極連接自鎖開關K1的1引腳,自鎖開關K1的2引腳連接第一二極管D1的陽極,第一二極管D1的陰極作為VCC7.4V電壓輸出端;
VCC7.4V電壓輸出端連接第一電解電容C1的正極、第一鉭電容C2的一端、第一電壓轉換芯片AMS1117-5.0的3引腳,第一電解電容C1的負極連接第一鉭電容C2的另一端、第一電壓轉換芯片AMS1117-5.0的1引腳、第二鉭電容C3的一端、第二電解電容C4的負極、第二二極管D2的陽極、第三電解電容C5的負極、第三鉭電容C6的一端到地;第一電壓轉換芯片AMS1117-5.0的2引腳連接第二鉭電容C3的另一端、第二電解電容C4的正極、第二二極管D2的陰極、第三二極管D3的陽極,第三二極管D3的陰極連接第三電解電容C5的正極、第三鉭電容C6的另一端到VCC5.0V電壓轉換電路的輸出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2961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拼接式運動地板
- 下一篇:直角扣件抗滑抗壓試驗工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