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狹長管壁粘膜活檢鉗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28533.0 | 申請日: | 2014-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841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黃國華;蔡紹曦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10/06 | 分類號: | A61B10/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天河廬陽專利事務所 44244 | 代理人: | 胡濟元 |
| 地址: | 51051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狹長 管壁 粘膜 活檢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診斷的活組織切除鉗,具體切除鉗適用于體腔粘膜,尤其是狹長管狀體腔粘膜的活檢。
背景技術
活檢鉗是活檢手術中的重要工具之一,用于采集活檢樣品。現有的活檢鉗種類繁多。按其適用場合分,主要有用于淺體腔(如陰道)的活檢和深體腔(如食管、氣管等)的活檢,前者的鉗臂通常為桿狀的硬臂,后者的鉗臂通常為柔韌的聚四氟乙烯鞘管或彈簧鞘管。
目前,鉗臂為彈簧鞘管的活檢鉗最為流行。這種活檢鉗由近至遠包括依次連接的控制手柄、彈簧鞘管鉗臂、固定管、鉗夾和穿設在鉗臂內的控制鋼絲,其中,鉗夾由兩勺狀半鉗夾組成,醫生用母指和食指捏住滑動把手,由小指操縱指環通過彈簧鞘管鉗臂內鋼絲控制遠端的鉗夾張開和閉合采集活檢樣本。本發明人在活檢手術中發現,活檢時先要用內窺鏡找到體腔內的病灶部位,然后將活檢鉗從內窺鏡的腔道內伸至病灶部位取出壁粘膜組織。由于現有活檢鉗的鉗夾的每一半都是勺狀的,因此必須使展開的鉗口正對體腔的內壁才能抓到壁粘膜組織。然而,對于人體內一些狹長的管道內窺鏡必須大幅度傾斜才能勉強地看到病灶部位,因此在此情況下無論怎么調整活檢鉗鉗夾的調整角度都無法使展開的鉗口正對體腔的內壁。又由于每一半都是勺狀的,即使它能接觸到體腔的內壁也無法刺挑起或穿粘膜進行抓取。因此,如何采集人體內狹長管道的壁粘膜組組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供一種狹長管壁粘膜活檢鉗,該活檢鉗具有方便快捷的優點。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狹長管壁粘膜活檢鉗,該活檢鉗包括依次連接的控制手柄、彈簧鞘管鉗臂、固定管、鉗夾和穿設在彈簧鞘管鉗臂內的控制鋼絲,其中,所述的鉗夾在閉合時為膠囊狀,該膠囊狀的鉗夾由第一半鉗夾和第二半鉗夾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半鉗夾遠離固定管的頭部為冠狀,該冠狀頭部的一半伸向第二半鉗夾形成第一半鉗夾的鉗口;所述的第一半鉗夾的周壁向固定管和第二半鉗夾的一側傾斜延伸一鉗柄,該鉗柄的中部鉸接在固定管的管壁上,末端與控制鋼絲的遠端連接;
所述的第二半鉗夾的周壁是由固定管的管壁的一半向固定管的遠端延伸至第一半鉗夾的鉗口形成的,且在與第一半鉗夾的鉗口的接觸處形成與所述的第一半鉗夾的鉗口相吻合的第二半鉗夾的鉗口。
為了所述的第二半鉗夾更很容易刺穿粘膜,本發明所述活檢鉗的改進方案是,所述的第一半鉗夾的鉗口和第二半鉗夾的鉗口均具有刃口,當第一半鉗夾的鉗口和第二半鉗夾的鉗口閉合時,兩刃口所形成的咬合線在所述的膠囊狀的鉗夾的外周面上,所述的咬合線所在的平面向第一半鉗夾和固定管的方向傾斜,使第二半鉗夾的鉗口的刃口具有的弧形的尖部。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見,在通過控制鋼絲推動第一半鉗夾使所述鉗夾張開時,所述鉗柄的反作用力就會使控制鋼絲偏離彈簧鞘管鉗臂的軸心線而彎曲,不僅要增大滑動把手的滑動距離,而且容易使控制鋼絲折斷。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另一改進方案是,所述控制鋼絲的遠端與所述鉗柄的末端通過連接件連接在一起,該連接件由相互鉸接的滑塊與連接桿組成,其中,所述滑塊與固定管動配合,且遠離鉸接點的另一頭與控制鋼絲的遠端連接;所述連接桿遠離鉸接點的另一頭與所述鉗柄的末端鉸接。
為了即可能增加所述鉗柄的長度,減小其傳遞到控制鋼絲上的反作用力,使所述鉗夾的張開動作變得更加容易,本發明所述活檢鉗的再一改進方案是,位于第二半鉗夾與固定管之間的一段固定管的管壁的延伸段設有便于所述鉗柄末端伸出的矩形通槽。
本發明所述活檢鉗的控制手柄為現有技術,它主要由頭部設有指環的滑桿和套在滑桿上滑動把手組成。
由于本發明所述的第二半鉗夾的周壁是由固定管的管壁的一半向固定管的遠端延伸至第一半鉗夾的鉗口形成的,因此操作時,通過控制手柄控制彈簧鞘管鉗臂稍向人體內狹長管道內壁上的病灶區傾斜,并使第一半鉗夾的冠狀頭部觸及病灶組織,然后前推滑動把手使鉗夾張開,接著同時前推指環和滑動把手,第二半鉗夾便很容易刺穿并挑起粘膜,最后先后拉滑動把手使鉗夾閉合,再同時后拉指環和滑動把手即可取出粘膜組織。由此可見,本發明所述的活檢鉗可使狹長管壁粘膜的活檢手術變得既方便又快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活檢鉗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4為本發明所述活檢鉗中鉗夾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2為主視圖(剖視),圖3為右視圖,圖4為左視圖(剖視)。
圖5為圖2~4所示鉗夾的張開狀態示意(剖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醫科大學,未經南方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285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