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鏈路切換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26793.4 | 申請日: | 2014-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9627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遠;裴照華;郭強;趙澤;李明;崔洪濤;彭慶軍;邵保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南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潤湘 |
| 地址: | 450008***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切換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鏈路切換方法和系統,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刀片主機在當前使用的鏈路發生故障時不會主動切換從而導致數據傳輸中斷的問題。該方案中,刀片主機中存在主IB Switch模塊和備用IB Switch模塊,且任意一個IB Switch模塊與所述刀片主機所在的IB子網中的每個IB Switch之間均存在鏈路。當所述刀片主機根據預先確定出的自身所在IB子網的網絡拓撲結構,判斷出當前使用的第一鏈路發生故障時,確定第二鏈路;其中,所述第一鏈路與所述第二鏈路均與所述刀片主機中的主IB Switch模塊連接;從所述第一鏈路切換到所述第二鏈路,使所述刀片主機能夠使用所述第二鏈路傳輸數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與業務支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鏈路切換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互聯結構(InfiniBand,簡稱IB)網絡是一種開放標準的高寬帶、高速網絡互連技術,這種技術不是用于一般網絡連接的,它的主要設計目的是針對服務器端的連接問題。因此,InfiniBand技術主要是應用于服務器與服務器,服務器和存儲設備(比如存儲區域網絡(Storage Area Network,SAN)和直接存儲附件)以及服務器和網絡之間(比如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WAN)和國際互聯網(internetwork,簡稱internet))的通信。
如圖1所示,為現有的IB網絡拓撲結構圖。其中,主機中的兩個網卡分別連接到兩個不同的交換機上(即主機與每個交換機之間僅存在一條鏈路),而且兩個交換機之間級聯。在主機側做網卡綁定,綁定模式為主-備方式(Active-Standby方式),當active鏈路發生故障時,standby鏈路接管發生故障的active鏈路,同時由standby模式變為active模式,以保障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會因為某一鏈路發生故障而傳輸中斷。參考圖1,當9000對應的鏈路或是網卡出現故障時,數據傳輸便切換到9002對應的鏈路和網卡上。
上述這種網絡拓撲結構對傳統的使用外設互聯標準(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的主機來說,一旦當前使用的鏈路發生故障,就會通過IP協議的上聯檢測機制來通知主機網絡發生故障,因此當主交換機發生故障時,數據傳輸可以切換到備用交換機上,當主網卡或是主網卡對應的鏈路發生故障時,數據傳輸可以切換到備用網卡和相應的鏈路上。
但是,對于使用刀片架構(在標準高度的機架式機箱內插裝多個卡式的服務器單元,實現高可用和高密度)的主機(簡稱為刀片主機)來說,如果將刀片主機應用到上述傳統的網絡拓撲結構,一旦當前使用的鏈路出現故障,IP協議的上聯檢測機制也會通知刀片主機網絡發生故障,但是由于刀片主機內部的硬件架構已不同于傳統的主機架構,其刀片上集成了主機信道適配器(Host Channel Adapter,HCA)卡,HCA卡與刀片主機內部的IBSwitch(互聯結構交換機)模塊連接,而IB Switch模塊沒有上聯檢測機制的功能,因此無論當前使用的鏈路是否發生故障,刀片上HCA卡與IB Switch模塊的連接端口始終都是連接(up)的狀態,因此刀片主機無法獲知網絡故障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刀片主機會始終向主IBSwitch模塊對應的鏈路發送數據,無法實現網絡服務從主IB Switch模塊切換到備用IBSwitch模塊,從而造成數據傳輸的中斷。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鏈路切換方法和系統,用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刀片主機在當前使用的鏈路發生故障時不會主動切換從而導致數據傳輸中斷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鏈路切換方法,刀片主機中存在主互聯結構交換機IB Switch模塊和備用IBSwitch模塊,且任意一個IB Switch模塊與所述刀片主機所在的IB子網中的每個IB Switch之間均存在鏈路,所述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南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南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2679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