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即食薄荷風味面片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25588.6 | 申請日: | 2014-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346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吳曉偉;李先保;桑宏慶;王現衛;胡象芳;褚海燕;李自軍;呂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A23L1/105 | 分類號: | A23L1/105;A23L1/3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專利商標事務所 34113 | 代理人: | 倪波 |
| 地址: | 2331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即食 薄荷 風味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即食薄荷風味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薄荷別名“野薄荷”,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出產,是我國常用中藥之一,它是辛涼性發汗解熱藥,治流行性感冒、頭疼、目赤、身熱、咽喉、牙床腫痛等癥。外用可治神經痛、皮膚瘙癢、皮疹和濕疹等。新鮮葉含揮發油0.8~1%,干莖葉含1.3~2%。油中主成分為薄荷醇,含量約77~78%,其次為薄荷酮,含量為8~12%,,還含乙酸薄荷酯、莰烯、檸檬烯、異薄荷酮、蒎烯、薄荷烯酮、樹脂及少量鞣質、迷迭香酸。經廣泛檢索,尚未發現薄荷風味即食面片產品開發的相關公開記載和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即食薄荷風味面片及其制作方法,目的是開發一種具有營養保健功能的方便風味食品。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一種即食薄荷風味面片,其特征在于,制作面片所用原料的質量配比為:
小麥粉500份,鮮薄荷葉50-80份,白糖60-80份,食鹽1.5-2.5份,蜂蜜4-9份。
一種制作上述即食薄荷風味面片的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驟:1.將配比重量的鮮薄荷葉與水按質量比1:4混合放入榨汁機榨汁,過濾后取汁待用;
2.將配比重量的小麥粉、食鹽、白糖加入到上述鮮薄荷汁中攪拌均勻調制成面團,面團放置15~25分鐘進行醒面,然后壓制成0.5~1mm厚的面片,再通過模具或刀具加工成小塊的葉形面片,待用;
3.配置含質量5%白糖和0.08~0.1%食鹽的冰鎮調味水,待用;
4.將制作好的葉形面片放入沸水中煮熟后撈出,直接放入冰鎮調味水中冷涼,涼透控水后浸漬蜂蜜,放入高真空烤箱內80~100℃烤至淡黃色,制得口感香脆的薄荷面片。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中的鮮薄荷葉經榨汁過濾后,汁液無雜質,口感更加純正細膩,色澤更加嫩綠。
2.本發明中的蜂蜜,具有調補脾胃、緩急止痛、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潤膚生肌、解毒等功能,可以起到養顏和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3.本發明中面片采用沸水煮熟后用冰鎮調味水激涼,防止面片相互粘連,也起到了補充調味的目的,同時增強了面片的勁道感,風味更加鮮明。
4.本發明中面片采用高真空烤箱脫水,與普通烘烤脫水相比,用時少、脫水后的面片相對酥松,口感香脆。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制作面片所用原料的質量配比為:小麥粉500份,鮮薄荷葉50份,白糖60份,食鹽1.5份,蜂蜜4份。
1.將配比重量的鮮薄荷葉與水按質量比1:4混合放入榨汁機榨汁,過濾后取汁待用;
2.將配比重量的小麥粉、食鹽、白糖加入到上述鮮薄荷汁中攪拌均勻調制成面團,面團放置15~25分鐘進行醒面,然后壓制成0.5~1mm厚的面片,再通過模具或刀具加工成小塊的葉形面片,待用;
3.配置含質量5%白糖和0.08~0.1%食鹽的冰鎮調味水,待用;
4.將制作好的葉形面片放入沸水中煮熟后撈出,直接放入冰鎮調味水中冷涼,涼透控水后浸漬蜂蜜,放入高真空烤箱內80~100℃烤至淡黃色,制得口感香脆的薄荷面片,最后采用真空充氣包裝。
實施例2
制作面片所用原料的質量配比為:小麥粉500份,鮮薄荷葉70份,白糖70份,食鹽2份,蜂蜜7份。
1.將配比重量的鮮薄荷葉與水按質量比1:4混合放入榨汁機榨汁,過濾后取汁待用;
2.將配比重量的小麥粉、食鹽、白糖加入到上述鮮薄荷汁中攪拌均勻調制成面團,面團放置15~25分鐘進行醒面,然后壓制成0.5~1mm厚的面片,再通過模具或刀具加工成小塊的葉形面片,待用;
3.配置含質量5%白糖和0.09%食鹽的冰鎮調味水,待用;
4.將制作好的葉形面片放入沸水中煮熟后撈出,直接放入冰鎮調味水中冷涼,涼透控水后浸漬蜂蜜,放入高真空烤箱內80~100℃烤至淡黃色,制得口感香脆的薄荷面片,最后采用真空充氣包裝。
實施例3
制作面片所用原料的質量配比為:小麥粉500份,鮮薄荷葉80份,白糖80份,食鹽2.5份,蜂蜜9份。
1.將配比重量的鮮薄荷葉與水按質量比1:4混合放入榨汁機榨汁,過濾后取汁待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科技學院,未經安徽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2558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