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手機信號屏蔽的容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24803.0 | 申請日: | 2014-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6389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宇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瑞坦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9/00 | 分類號: | H05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張海英 |
| 地址: | 2153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手機信號 屏蔽 容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訊技術領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手機信號屏蔽的容器。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來臨,通訊設備在現代生活中占據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手機、wifi等。
但是,這這種通訊的便利性也有不利的一面,像一把雙刃劍,會給我們的某些活動帶來極大的不便,尤其是在某些需要對通訊設備進行管控的場所,如:涉密會場、重要會議、緝毒及技術行動等秘密偵查、公安刑偵、檢察院等司法取證、現場執法部門等,通訊設備信號屏蔽袋也因運而生。
當前行業內使用的手機屏蔽袋的開口處多采用翻蓋式,翻蓋層與屏蔽層需要緊密貼合才能避免手機信號通過空隙,達到完全屏蔽的效果;當前行業內為了達到翻蓋層與屏蔽層的完全密封,采用的結構復雜,易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手機信號屏蔽的容器,開口處密封結構簡單、易實現,不易損壞,密封效果好。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手機信號屏蔽的容器,包括容器本體,容器本體包括電磁信號屏蔽層和附著層,電磁信號屏蔽層位于附著層的內側,容器本體由一張包括電磁信號屏蔽層和附著層的膜材料折疊、粘接而成;容器本體的底邊為膜材料的對折線,容器本體的兩側邊的電磁信號屏蔽層通過導電材料粘接、密封,容器本體的兩側邊的附著層通過熱壓熔接,電磁信號屏蔽層的寬度小于附著層的寬度;容器本體的一端設置有開口,開口的兩側均包括電磁信號屏蔽層和附著層;容器本體的開口端的下部設置第一翻折線和第二翻折線,第一翻折線位于第二翻折線的上部;容器本體的一外側的第二翻折線的下部設置第一封口處,容器本體的另一外側的第一翻折線的上部設置第二封口處;第一翻折線與第二翻折線之間的距離不小于第一翻折線與開口端的距離;封口時,第一翻折線上部的容器本體沿第一翻折線向第一封口處所在的一側翻折,然后,沿第二翻折線翻折,第一封口處與第二封口處粘接。
優選的,還包括第三翻折線,第三翻折線設置于容器本體的第二翻折線的下部,第三翻折線與第二翻折線之間的距離不小于第一翻折線與第二翻折線之間的距離;第三翻折線的下部設置第三封口處,容器本體的第一翻折線與第二翻折線之間的部分設置第四封口處,第三封口處與第一封口處同位于容器本體的同一側,第四封口處與第二封口處同位于容器本體的另一側;封口時,第一封口處與第二封口處粘接后,沿第三翻折線翻折,第三封口處與第四封口處粘接。
優選的,電磁信號屏蔽層為鋁箔層,附著層為PET層,鋁箔層與PET層吻合。
優選的,電磁信號屏蔽層為鋁箔層,附著層為第一PE膜層和PET層,鋁箔層、第一PE膜層和PET層依次疊層設置;鋁箔層的寬度小于第一PE膜層的寬度,第一PE膜層的兩側邊無鋁箔層覆蓋,第一PE膜層與PET層吻合。
優選的,電磁信號屏蔽層為鋁箔層,附著層包括第一PE膜層和PET層,容器本體還包括第二PE膜層,第二PE膜層、鋁箔層、第一PE膜層和PET層由內到外依次設置。
優選的,容器本體由一張膜材料折疊、粘接而成,膜材料包括第二PE膜層、鋁箔層、第一PE膜層和PET層,第二PE膜層、鋁箔層、第一PE膜層和PET層依次疊層設置;容器本體的底邊為膜材料的對折線,第二PE膜層的寬度小于鋁箔層的寬度,鋁箔層的兩側邊無第二PE膜層覆蓋;鋁箔層的寬度小于第一PE膜層,第一PE膜層的兩側邊無鋁箔層覆蓋;第一PE膜層的寬度不大于PET層的寬度,第一PE膜層完全附著于PET層;膜材料沿對折線對折后形成容納空間,容納空間兩側的第二PE膜層相互熱壓結,容納空間兩側的第一PE膜層相互熱壓結,容納空間兩側的鋁箔層緊密貼合。
優選的,第一封口處與第二封口處粘接采用的粘接結構為熱壓壓結結構、壓力敏感粘和膠帶粘接結構、粘扣片粘接結構或易拉扣扣接結構;第三封口處與第四封口處粘接采用的粘接結構為熱壓壓結結構、壓力敏感粘和膠帶粘接結構、粘扣片粘接結構或易拉扣扣接結構。
壓力敏感粘為雙面膠等壓力敏感的粘接材料。
優選的,電磁信號屏蔽層為微波吸收層、金屬層或導電非金屬材料。
優選的,電磁信號屏蔽層為鋁箔層,鋁箔層與附著層壓結為一體,鋁箔層的壓結面設置微型凹坑,微型凹坑的周長小于手機收發信號的波長的10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瑞坦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昆山瑞坦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248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