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半導體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23712.5 | 申請日: | 2014-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953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0 |
| 發明(設計)人: | 鐘匯才;羅軍;朱慧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L21/336 | 分類號: | H01L21/336;H01L21/78;H01L29/08;H01L29/0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倪斌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半導體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提供了一種半導體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一示例方法可以包括:在襯底上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個鰭;在襯底上形成沿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個柵極線,每一柵極線經由柵介質層與相應的鰭相交;在柵極線的側壁上形成電介質側墻;在鰭的未被柵極線和側墻覆蓋的表面上外延生長半導體層;在襯底上形成晶體半導體層;以及在預定區域處,形成器件間絕緣隔離部,其中至少一條柵極線被相應的絕緣隔離部分為兩個或更多部分,且在沿第一方向相對的各對鰭中,至少一對鰭被相應的絕緣隔離部隔離。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半導體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包括鰭的半導體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半導體器件的集成密度日益提高,FinFET(鰭式場效應晶體管)由于其良好的電學性能、可擴展性以及與常規制造工藝的兼容性而倍受關注。圖1中示出了示例FinFET的透視圖。如圖1所示,該FinFET包括:襯底101;在襯底101上形成的鰭102;與鰭102相交的柵電極103,柵電極103與鰭102之間設有柵介質層104;以及隔離層105。在該FinFET中,在柵電極103的控制下,可以在鰭102中具體地在鰭102的三個側壁(圖中左、右側壁以及頂壁)中產生導電溝道,如圖1中箭頭所示。也即,鰭102位于柵電極103之下的部分充當溝道區,源區、漏區則分別位于溝道區兩側。
在圖1的示例中,FinFET由于在鰭102的三個側壁上均能產生溝道,從而也稱作3柵FinFET。另外,也可在鰭102的頂壁與柵電極103之間設置電介質層(例如氮化物)來形成2柵FinFET,此時在鰭102的頂壁上不會產生溝道。
圖2(圖2(a)是俯視圖,圖2(b)是沿圖2(a)中AA′線的截面圖,圖2(c)是沿圖2(a)中BB′線的截面圖)示出了示例鰭配置。如圖2所示,在襯底200上,形成了平行延伸的多個鰭202。這些鰭202按照所需的器件設計進行布局。通常,為了工藝的可行性和器件的可靠性,鰭202的側壁并不完全垂直于襯底的表面。另外,襯底200上形成隔離層204。隨后可以在該隔離層204上形成與鰭相交的柵堆疊。
隨著器件的不斷小型化,鰭的尺寸越來越小。例如,在22nm節點技術中,鰭的寬度可以為約10-30nm。要針對如此小的鰭,準確實現源/漏接觸部相當困難。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目的至少部分地在于提供一種半導體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困難。
根據本公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制造半導體器件的方法,包括:在襯底上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個鰭;在襯底上形成沿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個柵極線,每一柵極線經由柵介質層與相應的鰭相交;在柵極線的側壁上形成電介質側墻;在鰭的未被柵極線和側墻覆蓋的表面上外延生長半導體層;在襯底上形成晶體半導體層;以及在預定區域處,形成器件間絕緣隔離部,其中至少一條柵極線被相應的絕緣隔離部分為兩個或更多部分,且在沿第一方向相對的各對鰭中,至少一對鰭被相應的絕緣隔離部隔離。
根據本公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半導體器件,包括:在襯底上形成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個鰭;在襯底上形成的沿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個柵電極,每一柵電極經由柵介質層與相應的鰭相交;在柵電極的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側壁上形成的電介質側墻;在鰭的未被柵電極和側墻覆蓋的表面上形成的外延半導體層;填充各鰭之間以及各柵電極之間的空間的晶體半導體層;以及絕緣隔離部,所述絕緣隔離部將沿第二方向相對的柵電極彼此隔離,且在沿第一方向相對的各對鰭中,至少一對鰭被相應的絕緣隔離部隔離。
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通過晶體半導體層,可以進一步擴展源/漏面積,以便于后繼的接觸部制造。此外,通過按需設置絕緣隔離部,以實現所需的電隔離。最終的源/漏面積可以由絕緣隔離部來限定。
附圖說明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公開實施例的描述,本公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將更為清楚,在附圖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2371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