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的覆膜砂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023542.0 | 申請日: | 2014-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724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偉;王蘭翠;劉夏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中聯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1/00 | 分類號: | B22C1/00;B22C1/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1707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覆膜砂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覆摸砂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耐高溫的覆膜砂。
背景技術
覆膜砂是指造型前在砂粒表面上覆有一層固體樹脂膜,用于制作鑄鋼或鑄鐵模具的型砂或芯砂。制作覆膜砂有冷法和熱法兩種工藝,冷法用乙醇將樹脂溶解,并在混砂過程中加入烏洛托品,使二者包覆在砂粒表面,乙醇揮發,制得覆膜砂;熱法把砂預熱到一定溫度,加樹脂使其熔融,攪拌使樹脂包覆在砂粒表面,加烏洛托品水溶液及潤滑劑,冷卻、破碎、篩分得覆膜砂。
由于覆膜砂具有強度高、發氣量低、生產鑄件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潔、便于保存等優點,近年來應用日益廣泛,但目前的覆膜砂耐熱性較差,具體體現在鑄造結構比較復雜的鑄件時易發生破裂,尤其是在鑄造薄壁鑄件時更易破裂,材料協調度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耐高溫的覆膜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耐高溫的覆膜砂,包括原砂、粘結劑、固化劑、偶聯劑、潤滑劑與耐火微粒,所述固化劑的用量為粘結劑用量的40-45%,偶聯劑的用量為粘結劑用量的7-8%,粘結劑的用量為原砂用量的9-10%,潤滑劑的用量為原砂用量的3-5%,耐火微粒的用量為原砂用量的15-18%。
所述述耐火微粒的粒度為200-300目。
所述耐火微粒是粘土、石英粉、石墨粉、鎂砂粉、鋯石英粉、耐火纖維的混合物。
所述粘土、石英粉、石墨粉、鎂砂粉、鋯石英粉、耐火纖維的重量份比15∶50∶5∶12∶10∶8
所述原砂為硅砂、鎂砂、鋯砂、鉻鐵礦砂、剛玉砂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固化劑為六亞甲基四胺。
所述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
所述潤滑劑為硬脂酸鈣。
本發明通過在覆膜砂中加入耐火微粒,提高了覆膜砂的整體耐火持久性及自身結構穩定性,耐火微粒的配制工藝簡單,易于操作,而且制造成本較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例對本發明的實質性特點和優勢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實施例。
實施例1
一種耐高溫的覆膜砂,包括原砂、粘結劑、固化劑、偶聯劑、潤滑劑與耐火微粒,所述固化劑的用量為粘結劑用量的40%,偶聯劑的用量為粘結劑用量的7%,粘結劑的用量為原砂用量的9%,潤滑劑的用量為原砂用量的3%,200目耐火微粒的用量為原砂用量的15%,所述耐火微粒中的粘土、石英粉、石墨粉、鎂砂粉、鋯石英粉、耐火纖維的重量份比15∶50∶5∶12∶10∶8,所述原砂為硅砂,所述固化劑為六亞甲基四胺,所述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所述潤滑劑為硬脂酸鈣。
實施例2
一種耐高溫的覆膜砂,包括原砂、粘結劑、固化劑、偶聯劑、潤滑劑與耐火微粒,所述固化劑的用量為粘結劑用量的43%,偶聯劑的用量為粘結劑用量的7.5%,粘結劑的用量為原砂用量的9.6%,潤滑劑的用量為原砂用量的4%,250目耐火微粒的用量為原砂用量的16%,所述耐火微粒中的粘土、石英粉、石墨粉、鎂砂粉、鋯石英粉、耐火纖維的重量份比15∶50∶5∶12∶10∶8,所述原砂為鎂砂,所述固化劑為六亞甲基四胺,所述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所述潤滑劑為硬脂酸鈣。
實施例3
一種耐高溫的覆膜砂,包括原砂、粘結劑、固化劑、偶聯劑、潤滑劑與耐火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劑的用量為粘結劑用量的45%,偶聯劑的用量為粘結劑用量的8%,粘結劑的用量為原砂用量的10%,潤滑劑的用量為原砂用量的5%,耐火微粒的用量為原砂用量的18%,所述耐火微粒中的粘土、石英粉、石墨粉、鎂砂粉、鋯石英粉、耐火纖維的重量份比15∶50∶5∶12∶10∶8,所述原砂為剛玉砂,所述固化劑為六亞甲基四胺,所述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所述潤滑劑為硬脂酸鈣。
經過實施例1-3所制備的覆膜砂通過實際運用,均體現了較強的耐高溫性,特別是鑄造結構比較復雜的鑄件時不易發生破裂,經測試,實施例1的破裂率僅為1.5%,實施例2的破裂率為2%,實施例1的破裂率僅為1%,均具有較低的破裂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中聯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未經天津中聯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235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