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光裝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22820.0 | 申請日: | 2014-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4361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7 |
| 發明(設計)人: | 川野雄祐;岡田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L25/075 | 分類號: | H01L25/075;H01L33/56;H01L33/50;H01L33/48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劉建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光 裝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發光裝置(100)具備:基體(50);安裝在基體(50)上的半導體發光元件(10);在基體(50)上包圍半導體發光元件(10)的周圍的框體(20);填充在框體(20)內的樹脂制的樹脂模制層(30)。框體(20)包括:第一框(21);形成在第一框(21)的上表面的第二框(22)。樹脂模制層(30)包括:形成為與第一框(21)的頂部大致相等的高度、并埋設半導體發光元件(10)的第一樹脂模制層(31);層疊在第一樹脂模制層(31)的上表面、形成為與第二框(22)的頂部大致相等的高度的第二樹脂模制層(32),在第一樹脂模制層(31)或者第二樹脂模制層(32)中的至少任一者中含有用于對半導體發光元件(10)發出的射出光的波長進行變換的波長變換構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備發光二極管等半導體發光元件的發光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以來,在普通照明用的燈具等中,取代現有的白熾燈而利用電能消耗更低的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以下也稱作“LED”。)的狀況正在進展,其應用領域也正在擴大。其中,在聚光燈、探照燈等中,為了提高二次光學系統的光取出效率,期望有發光部盡可能小、發光面內的亮度不均、色相不均少的高輸出且高光質的LED。
作為減少這樣的發光不均的方法,有向發光元件的密封材料調配填料而使光漫射的方法。例如為了實現白色LED,想到將藍色LED和由該藍色LED的射出光激勵而發出黃色熒光的YAG熒光體組合而成的發光裝置的例子。在該發光裝置中,在用于對安裝在罩內的藍色LED進行密封的樹脂等密封材料中調配有YAG熒光體。進而,通過向相同的密封材料內不僅調配熒光體還調配漫射材料,從而在密封樹脂內使熒光體更加分散。
但是,在這樣的結構中,往往產生色相不均。具體而言,對于從LED元件射出的射出光而言,當著眼于發光裝置的到從發光面離開為止的之間的光路長時,在從LED元件的正上方射出的光和從LED元件向斜向射出而在密封材料內通過的光中會產生光路長之差。其結果是,光路長越長,對向密封樹脂內分散的熒光體進行激勵的成分越增加,故產生色調的偏差。因此,在俯視觀察發光裝置的發光面的情況下,在發光面的周圍會產生環狀的色相不均。
參考:
日本特開2008-041290號公報:
日本特開2008-282754號公報;
日本特開2011-159970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為了解決現有這樣的問題而作出的。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抑制色相不均而提高輸出光的品質的發光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為了實現以上的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發光裝置,可以提供一種發光裝置,其具備:基體;安裝在所述基體上的半導體發光元件;在所述基體上包圍所述半導體發光元件的周圍的框體;填充在所述框體內的樹脂模制層,所述框體包括:第一框;形成在所述第一框的上表面的第二框,所述樹脂模制層包括:第一樹脂模制層,其形成為與所述第一框的頂部大致相等的高度,并埋設所述半導體發光元件;第二樹脂模制層,其層疊在所述第一樹脂模制層的上表面,并形成為與所述第二框的頂部大致相等的高度,在所述第一樹脂模制層或者第二樹脂模制層中的至少任一者中含有用于對所述半導體發光元件發出的射出光的波長進行變換的波長變換構件。根據上述結構,使第一樹脂模制層的厚度大致均勻化,從而能夠獲得抑制了輸出光的色相不均的高品質的發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228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觸摸屏的電源控制系統
- 下一篇:一種帶卸荷槽的液壓齒輪泵側板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