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囊滑道式高樓安全逃生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022191.1 | 申請日: | 2014-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612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金強;郭章新;王志勇;李永存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2B1/20 | 分類號: | A62B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0024 山西省***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囊 滑道 高樓 安全 逃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高樓逃生裝置,用于在緊急情況下高樓的應急逃生,其主要特點是操作簡單,適合人群密集的高層建筑中,老弱婦孺等各種人群的大規模逃生。
背景技術
近些年,城市化加速發展,其顯著特征就是人們生活、工作、消費等行為集中化,這就要求建筑結構不斷高層化。由于火災、地震甚至恐怖襲擊的威脅,因此高樓的緊急疏散功能成為普遍關心的社會問題,也是社會安全環節的重要方面。現有的高樓緊急逃生裝置主要包括樓內通道(樓梯)、繩降裝置、地面緩沖設施三大類。現有的高樓緊急逃生裝置普遍存在不足之處,要么效率低下(如樓內通道),要么需經過專業訓練才能使用(如各類繩降裝置),要么安全性低(如地面緩沖設施)。大部分裝置都不適合老、弱、婦、孺以及密集人群的大規模疏散。本發明克服以上缺點,能有效幫助高樓逃生者在緊急情況下的快速疏散,尤其適合大型商場、酒店、賓館、學生宿舍、教學樓、圖書館以及人群密集的高層辦公和娛樂場所的快速疏散。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逃生裝置的不足,本發明主要解決以下技術問題:
1.使逃生裝置的操作簡單易行,無需培訓和閱讀繁瑣的操作說明即可操作。
2.使逃生裝置無需外部能源即可運行,盡量與現有的消防系統匹配,設施共用。
3.使逃生者克服恐懼和心理壓力,在盡量舒適的過程中完成逃生。
4.使逃生者在逃生過程中得到保護,安全逃生。
5.使整個逃生裝置保持高效運作,快速逃生。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
1.裝置打開和使用過程簡單易行:
1.1打開擋板后,打開充氣閥門開始自動充氣,消防栓的閥門打開。三角形氣囊滑道快速自動充氣膨脹展開的同時消防栓為其內外加濕,并且在三角形氣囊滑道徹底展開后為下端小水池注水。
1.2在氣囊充氣的同時逃生者手動搖開折疊式吊臂。吊繩在裝置安裝時既已在滑到與吊臂間設置好,裝置打開后自然拉直。
1.3必要時可有地面人員協助將滑道下端掛鉤與地面固定,增加結構的穩定性。
1.4裝置全部打開后,逃生者只需進入滑道即可自行滑到底端,無論老幼皆可操作。
2.整個裝置主要由折疊式充氣滑道,自帶儲氣罐,建筑消防水管道,手搖式折疊橫梁組成,皆無需外部能源即可工作。
3.封閉斜坡式滑道設計,大大減小逃生者的恐懼感和緊張心理。
4.高強度防火布可防止火對滑道的損壞,三角形滑道設計增加了結構的穩定性,同時可有效防止高空墜落物對逃生者的損傷。滑道內的阻尼帶,滑道下端的小水池以及緩沖囊可為逃生者三重減速,最大限度保證逃生者的安全。
5.逃生者只需一個接一個由滑道滑向地面即可,速度快,效率高。整個裝置,不像繩降裝置那樣需要恢復才能為下一個逃生者使用,也不像樓內安全通道那樣在樓內逃生,人多移動緩慢,效率低下,容易被濃煙等圍困。
由于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容易。特別是裝置展開以后,逃生者只需進入氣囊滑道即可到達地面,適合不同人群的大規模逃生。尤其在人口集中的建筑物緊急逃生方面有其明顯的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儲備箱中逃生裝置折疊狀態示意圖。
圖2逃生裝置入口處結構圖。
圖3逃生裝置展開狀態側視圖。
圖4氣囊滑道展開狀態斜俯視透視圖。
圖5氣囊滑道截面圖。
圖6水池處截面圖。
圖中:氣囊滑道(1),入口(1-1),充氣口(1-2),滑道氣囊(1-3),緩沖氣囊1(1-4),緩沖氣囊2(1-5),小水池(1-6),固定掛鉤(1-7),阻尼層(1-8),連接層(1-9),吊臂(2),吊繩(3),儲氣瓶(4),儲備箱(5),前擋板(5-1),后擋板(5-2),入口支架(6),前支架(6-1),后支架(6-2),充氣管及充氣閥門(7)。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實施分為安裝階段和使用階段。
安裝階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理工大學,未經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2219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檢測污染層的環境傳感器
- 下一篇:對象的地圖顯示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