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受力變形工程解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20901.7 | 申請日: | 2014-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6002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11 |
| 發明(設計)人: | 肖軍杰;李東升;續明進;程光耀;李宏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印刷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08 | 分類號: | G01N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6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絕緣 隔熱材料 變形 工程 解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常溫、高溫受力變形計算方法,具體而言,涉及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的單向壓縮試驗,材料本構建模,材料參數驗證及工程應用,屬于材料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由于具有高溫穩定、柔性隨變、絕緣、隔熱等諸多優點,因此,在材料先進溫熱成形中作為墊層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在電流輔助成形時,由于要絕緣隔熱坯料和模具,經常采用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但是,由于這種材料的高柔性,材料受力與變形關系復雜,呈現高度非線性、卸載能損等特點;并且材料受力變形量大,造成受力墊層材料對成形零件尺寸影響大的特點。同時,墊層材料在使用過程中,電接觸、熱影響、載荷耦合作用,材料使役工況異常復雜,因此,確定墊層變形對成形零件尺寸的影響規律變得非常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建立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受力變形的本構模型,并將其應用推廣。
本發明需要建立受力墊層變形對成形零件尺寸的影響規律,通過單向壓縮試驗、本構建模、參數識別、擬合仿真、對比驗證等方法,快速確定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的參數,從而建立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的本構模型,定量確定墊層變形對成形零件尺寸的影響。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1)針對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在壓力試樣機上進行標準壓縮試驗,獲取材料的單向壓縮數據;
(2)根據步驟(1)獲得的單向壓縮數據,繪制材料的壓力-變形本構曲線,并就曲線特征進行分析;
(3)根據曲線特征,選擇合適的本構函數,采用“試錯法”,擬合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的參數;
(4)將步驟(3)確定的材料參數,帶入步驟(3)的本構函數,確定材料本構方程;然后依據內插外推方法,利用確定的材料本構方程,計算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受力狀態的變形量;
(5)工程判斷。如果步驟(4)的計算結果不符合工程實際,則返回步驟(2),重新分析曲線,選擇函數,識別材料參數,進行計算;如果符合工程實際,進入下一步;(6)建立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的本構模型,定量確定墊層變形對成形零件尺寸的影響,并將其進行工程應用及推廣,為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受力變形提供一種工程解析方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方法的優點在于:采用了彈塑性力學本構建模的思想,對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模型化,采用本構建模、參數識別、擬合仿真、對比驗證等方法,快速確定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的參數,建立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的本構模型,定量確定墊層變形對成形零件尺寸的影響。該工程方法具有快速化、低成本、簡便易行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受力變形工程解析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標準單向壓縮試驗圖:
(a)為壓縮試樣圖;
(b)為壓縮試驗機夾頭圖;
圖3為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在一個壓縮循環周期內的應力應變曲線;
圖4為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本構方程擬合結果和試驗結果的對比:
(a)加載階段的對比結果;
(b)卸載階段的對比結果;
圖5為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受壓后等效模面示意圖:
(a)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受壓示意圖;
(b)等效模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5和具體實例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
本發明提供了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受力變形工程解析方法,其流程如圖1所示。
本發明步驟如下:
步驟1:高柔性絕緣隔熱材料選擇Kaowool?Paper,壓縮實驗設備采用Ametek公司LR30K試驗機,壓縮試驗標準遵循GB/T7757-93。壓縮試樣厚度為6mm,試樣直徑Ф=52.5mm,見圖2(a)。壓縮試驗的速度控制為10±2mm/min,壓縮試驗工作部分見圖2(b)。
步驟2:借助繪圖OriginPro軟件,根據單向壓縮試驗數據繪制Kaowool材料的應力應變曲線,見圖3,其中,橫坐標表示工程應變,縱坐標表示工程應力。
分析圖3,可以看出Kaowool材料具有如下特性:
①工程應力在[0,0.7]范圍內沒有大的變化,一直維持在低應力水平;
②工程應力在[0.7,0.98]范圍內急劇變化,呈現劇烈的單調遞增趨勢;
③材料的加載曲線與卸載曲線并不相同:加載階段的彈性模量小于卸載階段的彈性模量,因此,在偽彈性階段,一部分彈性能轉變成塑性能,材料發生了塑性變形,這是與金屬材料變形的顯著不同之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印刷學院,未經北京印刷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2090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等邊淺蛤人工育苗方法
- 下一篇:存儲勘驗信息的方法及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