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中性蛋白酶與化學物質的原皮保毛脫毛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18501.2 | 申請日: | 2014-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739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石碧;曾運航;周建飛;王亞楠;廖學品;張文華;曹明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4C1/06 | 分類號: | C14C1/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專利事務有限責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鄧繼軒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性 蛋白酶 化學物質 原皮保毛 脫毛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中性蛋白酶與化學物質的原皮保毛脫毛方法,屬于原皮的脫毛領域。
背景技術
原皮脫毛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皮上的毛和表皮。目前國內外的制革廠普遍使用灰堿法進行脫毛,即采用2%~4%硫化鈉和6%~10%石灰脫毛。灰堿法是制革行業公認的經濟、有效的脫毛方法,但是它會造成制革廢水的硫化物濃度過高,并產生大量難以處理的石灰淤泥和無法回收利用的毛降解產物。因此,為了消除或減少灰堿法脫毛產生的污染,研究者們提出了對環境更友好的酶脫毛法和化學保毛脫毛法。
酶脫毛法是利用蛋白酶催化水解毛根與毛囊之間的連接,使毛能在機械作用下從皮上脫落的方法。該方法能得到形狀完整、便于回收利用的毛,并且因為酶制劑本身無毒無害且可降解,所以酶脫毛法被認為是最清潔的脫毛方法之一。但是,現有的酶脫毛法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其中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如果完全使用酶脫毛法來達到脫毛的目的,需要蛋白酶對原皮有足夠的作用強度(作用時間較長,或酶用量較大,或作用溫度較高,或作用pH較高),而這樣容易損傷皮內的膠原,產生粒面損傷或成革松面的品質缺陷,無法確保皮革產品質量安全。因此,酶脫毛法的推廣應用受到了極大限制。存在上述技術問題的原因是,雖然蛋白酶對其水解的肽鍵的鄰近基團有專一性要求,例如胰蛋白酶要求其水解肽鍵的羧基端為堿性氨基酸,而胰凝乳蛋白酶則要求肽鍵的羧基端為芳香族氨基酸,但是皮膠原作為一種蛋白質,在其分子內部通常都能找到滿足蛋白酶水解要求的肽鍵。此外,單獨使用蛋白酶進行原皮脫毛往往不能徹底地去除皮上全部的毛,尤其是對于牛皮而言,由于毛極其細密(約1200~1700根/cm2),現有的酶脫毛法很難脫除其所有的毛。殘留的毛會導致面革的表面粗糙及色差,而去除這些殘留的毛卻需要使用較多的硫化物。
為了解決酶脫毛法容易出現成革品質缺陷的技術問題,同時減少硫化物污染,制革工作者開發了酶-硫化物協同脫毛法。“少硫化鈉酶脫毛工藝的研究”文獻中報道了一種先采用少量硫化鈉浸水(對皮進行預處理),再使用蛋白酶和酚類助劑在40~42℃進行酶脫毛的方法(汪建根,張中玉,陳超瑩,郭體兵,孫獻軍.中國皮革,2001,30(5):29-32.);“堿酶結合脫毛法在牦牛皮上的應用(I)”文獻中報道了一種使用硫化鈉和酶制劑(堿性蛋白酶、堿性脂肪酶和糖化酶的復合酶)結合處理原皮的脫毛方法(李勝利,陳武勇,李慧,陳田.皮革科學與工程,2006,16(4):53-56.);中國專利CN103320550A題為“一種微酶堿法保毛脫毛的制革方法”公開了一種先采用含酶助劑在堿性條件下(pH9.0~10.0)破壞毛囊、松動毛根,再使用石灰護毛,最后加入硫化物(皮重1.1%硫化鈉與0.8%硫氫化鈉的混合物)與含酶助劑協同作用的保毛脫毛方法。這些脫毛方法無論是在酶使用前、酶使用同時,還是在酶使用后添加硫化物,都是通過酶與硫化物之間的協同作用來達到良好脫毛效果的。然而,由于蛋白酶對原皮的作用強度仍然較高(作用溫度較高,或作用時間較長,或作用pH較高),并且皮內的膠原經過堿的作用會部分變性,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使用上述的脫毛方法仍然存在粒面損傷或成革松面的風險,不能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185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鮮薇菜的保存方法及其調味汁及應用
- 下一篇:一種染色廢水的前處理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