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凈化室內空氣的無耗材空氣凈化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15424.5 | 申請日: | 2014-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915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秦路 | 申請(專利權)人: | 秦路 |
| 主分類號: | F24F1/02 | 分類號: | F24F1/02;F24F11/02;F24F13/28;F24F13/2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師事務所 33233 | 代理人: | 陸永強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凈化 室內空氣 耗材 空氣 凈化器 | ||
1.一種凈化室內空氣的無耗材空氣凈化器,包括具有空氣凈化通道(1a)的殼體(1),空氣凈化通道(1a)橫向水平設置,該空氣凈化通道(1a)的一端為室內空氣進口,另一端為凈化空氣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氣凈化通道(1a)內設有從室內空氣進口端至凈化空氣出口端依次排列且豎直設置的前置過濾網(1b)、靜電吸附模塊(1c)、等離子凈化模塊(1d)、負離子發生模塊(1e)、陶瓷活性炭裝置(1f)、加濕裝置(1k)和能使氣流從空氣凈化通道(1a)的室內空氣進口端向凈化空氣出口端流動的負壓源(1g),在殼體(1)上設有位于空氣凈化通道(1a)室內空氣進口端且與空氣凈化通道(1a)相連通的旁路孔(11),在旁路孔(11)內設有用于實時采集室內空氣的旁路空氣采樣裝置(2),且當負壓源(1g)開啟時能使室內空氣在負壓源(1g)的作用下經旁路空氣采樣裝置(2)后通過旁路孔(11)進入空氣凈化通道(1a),所述的旁路孔(11)設于空氣凈化通道(1a)側部且位于前置過濾網(1b)和靜電吸附模塊(1c)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凈化室內空氣的無耗材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旁路孔(11)上固定有位于旁路空氣采樣裝置(2)內側且能使通過旁路孔(11)進入空氣凈化通道(1a)的空氣被過濾的旁路過濾網(2a)。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凈化室內空氣的無耗材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過濾網(1b)、靜電吸附模塊(1c)、等離子凈化模塊(1d)、負離子發生模塊(1e)和陶瓷活性炭裝置(1f)均呈扁平式結構,所述的殼體(1)側部設有若干與空氣凈化通道(1a)貫通且豎直設置的條形孔(12),所述的前置過濾網(1b)、靜電吸附模塊(1c)、等離子凈化模塊(1d)、負離子發生模塊(1e)和陶瓷活性炭裝置(1f)分別對應一條形孔(12)且插于相應的條形孔(12)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凈化室內空氣的無耗材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靜電吸附模塊(1c)的上下兩端、等離子凈化模塊(1d)的上下兩端、負離子發生模塊(1e)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第一導電片(1z),在靜電吸附模塊(1c)、等離子凈化模塊(1d)和負離子發生模塊(1e)插于相應的條形孔(12)的頂部與底部分別設有與所述的第一導電片(1z)一一對應且電連的第二導電片(1x),所述的前置過濾網(1b)和殼體(1)之間、靜電吸附模塊(1c)和殼體(1)之間、等離子凈化模塊(1d)和殼體(1)之間、負離子發生模塊(1e)和殼體(1)之間、陶瓷活性炭裝置(1f)和殼體(1)之間分別設有自鎖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凈化室內空氣的無耗材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鎖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前置過濾網(1b)的下端、靜電吸附模塊(1c)的下端、等離子凈化模塊(1d)的下端、負離子發生模塊(1e)的下端和陶瓷活性炭裝置(1f)下端的第一卡扣部,在殼體(1)的條形孔(12)底部設有與所述的第一卡扣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扣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凈化室內空氣的無耗材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卡扣部包括第一卡孔(1r),所述的第二卡扣部包括第一卡鉤(1t),所述的第一卡鉤(1t)與第一卡孔(1r)相互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凈化室內空氣的無耗材空氣凈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1)外圍設有兩塊且對置的第一防護板(3)和第二防護板(4),所述的第一防護板(3)與殼體(1)之間、第二防護板(4)與殼體(1)之間分別通過可拆結構相連,在第一防護板(3)上設有與空氣凈化通道(1a)室內空氣進口連通的第一通風結構,在第二防護板(4)上設有與所述的空氣凈化通道(1a)凈化空氣出口連通的第二通風結構,所述的第一防護板(3)與殼體(1)之間設有第一頂壓結構,在第二防護板(4)與前置過濾網(1b)、第二防護板(4)與靜電吸附模塊(1c)、第二防護板(4)與等離子凈化模塊(1d)、第二防護板(4)與負離子發生模塊(1e)、以及第二防護板(4)與陶瓷活性炭裝置(1f)之間分別設有第二頂壓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秦路,未經秦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1542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柔性高頻電子標簽
- 下一篇:基于FPGA的海底泥漿舉升泵控制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