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環狀硅氧烷的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14411.6 | 申請日: | 2014-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810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澤;吳春勇;劉利鋒;來國橋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G77/06 | 分類號: | C08G77/06;C07F7/21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朱實 |
| 地址: | 310036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狀 硅氧烷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硅氧烷合成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大環狀硅氧烷的高效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大環狀硅氧烷具有重要用途,如用于分子識別、合成超支化等具有特殊結構聚硅氧烷、制備索烴與開發新型硅烷偶聯劑等方面。目前為止,共有三種方法用于合成大環狀硅氧烷。第一種方法是以二官能或者三官能硅烷為原料,經過水解/縮合反應制備大環狀硅氧烷,這種方法通常要用強酸或者強堿為催化劑,很難用這種方法合成含有活性基團(如Si-H)的大環狀硅氧烷;第二種方法是平衡化法,主要是以線性聚硅氧烷或環四硅氧烷為原料,通過平衡化反應制備大環狀硅氧烷。以線性聚硅氧烷為原料時,由于所用原料粘度較大,在放大生產時,要消耗大量能源,并且要使用強酸或者強堿作為催化劑,或者在高溫下反應,不適合合成含有活性基團的大環狀硅氧烷;當以環四硅氧烷為原料時,見于報道的催化劑為含氟離子的銀鹽與強堿如氫氧化鉀,當以含氟離子的銀鹽為催化劑時,要用大量催化劑,通常催化劑與環四硅氧烷的比例為1:1,并且產率很低,通常為25%以下,如以氫氧化鉀為催化劑,則不適合合成含有活性基團的大環狀硅氧烷。以平衡化法制備大環狀硅氧烷,通常得到的是環狀硅氧烷與線性硅氧烷的混合物,分離提純過程復雜。第三種方法是以端基為羥基或者硅-氫鍵的線性低聚硅氧烷為原料通過分子內反應制備大環狀硅氧烷,這種方法通常要在極稀溶液中進行,所以合成效率很低,而且很難避免生成線性聚硅氧烷,分離提純過程復雜。
第一種方法如E.?V.?Matukhina等人發表在Inorganic?Chemistry上的論文(Inorganic?Chemistry?2011,?50,?10033–10040),以三烷氧基硅烷為原料,在氫氧化鈉和水的作用下,制備得到側基為苯基的十二元環硅氧烷,這種方法不能得到側基為活性基團(如Si-H)的大環狀硅氧烷。第二種方法如J.?V.?Crivello等人發表在Chemistry?of?Materials上的論文(Chemistry?of?Materials?1989,?1,?445-451),?以線性聚硅氧烷為原料,通過高溫熱解制備大環狀硅氧烷,原料粘度較大,不適合放大生產,并且需要加入強酸做催化劑,不適合合成含有活性基團環狀硅氧烷。第三種方法如M.?Foston等人發表在Polymer上的論文(Polymer?2010,?51,?2515-2519),?以Si-OH和Si-H為端基的線性低聚硅氧烷為原料合成大環狀硅氧烷,這種方法必須在極稀溶液中進行,合成效率很低,并且生成大量線性聚硅氧烷,分離提純過程復雜。
總之,現有合成大環狀硅氧烷的合成技術存在著反應條件苛刻、合成效率低、適用性差、能耗高等缺點,而且很難避免生成線性聚硅氧烷,分離提純過程復雜。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大環狀硅氧烷合成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大環狀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具有反應條件溫和、適用范圍廣、能耗低、合成效率高、原料價廉易得、產品提純過程簡單易行等優點。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大環狀硅氧烷的合成方法是以小環狀硅氧烷和水為原料,并在金屬催化劑的作用下,在有機溶劑中進行反應,再經過后處理過程,得到大環狀硅氧烷,實現大環狀硅氧烷的高效合成,產率可以達到60~95%。
反應過程如下所示:
,
其中,R1、R2、R3、R4分別獨立地選自氫、氟、烷基、烯基、炔基、芳香基、環氧基、酯基、磺酸基、羧基、腈基、鹵代烷基、鹵代烯基、鹵代炔基、羥基中一種,
m、n、p、q分別為等于或者大于0的整數,p與q之和大于m與n中大的數。
所述的小環狀硅氧烷選自環三硅氧烷、環四硅氧烷、環五硅氧烷中一種。
小環狀硅氧烷與水的質量比為1:0.001~1。
所述的金屬催化劑選自金屬單質、金屬氧化物、金屬鹽、絡合物中一種。小環硅氧烷與金屬催化劑的質量比為1:0.0001~0.1。作為優選,金屬催化劑選自所有金屬的單質或者相應的化合物,更優選自鐵、鈷、鎳、釕、銠、鉑、鈀、金、銀、銅、錫、鈦、鎬、鉻、錳、鑭系金屬中一種金屬的單質或者相應的化合物。
有機溶劑選自烷烴、芳香烴、醚類、環醚類、酮類中一種或幾種。所用的量為使溶質溶解的量。作為優選,有機溶劑選自己烷、環己烷、甲苯、乙醚、丁醚、四氫呋喃、二氧六環、丙酮、甲基異丁基酮中一種或幾種。
反應溫度為-75~140℃,反應時間為10分鐘~24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師范大學,未經杭州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144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