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孕期外陰濕疹護理散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13822.3 | 申請日: | 2014-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908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娟;孫玉玲;殷瑩瑩;王西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娟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8 | 分類號: | A61K36/8988;A61P17/00;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6200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黛***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孕期 外陰 濕疹 護理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孕期外陰濕疹護理散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外陰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皮膚病,病變多局限于會陰及陰蒂,亦偶有蔓延至臀部,局部可出現紅疹、紅斑、糜爛,滲出、結痂、脫屑,病程長,會陰周圍皮膚常增厚,顏色灰白或暗紅,粗糙,以致發生皸裂、滲出,瘙癢、反復發作為主要特點,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從發病機制上來看,外陰濕疹主要是由復雜的內外激發因子引起的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但其病因與變應原的性質、免疫反應的特點以及與IgE介導的遲發反應是否相關,尚未完全闡明。
孕期體內激素水平產生巨大變化,隨之局部神經功能敏感性提高,Weidner等已證實局部神經功能敏感性提高與外陰濕疹發生明確相關,其內在途徑為:神經纖維和肥大細胞通過P物質發生直接聯系,能使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引起瘙癢。故而不同于其他變應性濕疹,孕期濕疹即使除去某些致敏因子,濕疹病變不會很快消失,故而現有的濕疹治療手段對于孕期外陰濕疹效果并不令人滿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療效肯定且副作用小的會陰濕疹的護理散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孕期外陰濕疹的護理散,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麥斛10~30份、老君須6~12份、絲瓜絡3~10份、海茜6~12份、香薷3~10份、黃明膠6~12份、還筒子6~12份、枳茹6~12份、炒扁豆6~12份、亮葉樺皮1~5份、金蕎麥莖葉3~10份、蔥白10~25份。
本發明中藥可按下列方法制備而成:
(1)將還筒子、亮葉樺皮粗粉、香薷、枳茹粗粉、蔥白分別以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油,并收集后混合備用,提取后的藥渣混合后備用;
(2)將黃明膠、炒扁豆分別粉碎過150目篩,成細粉混合備用;
(3)將麥斛、老君須、絲瓜絡、海茜、金蕎麥莖葉以及步驟1中所得藥渣混勻加10倍水量,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靜置;然后往煎液中加入3~4倍藥液的95%的乙醇,靜置15分鐘,然后以3000rpm/min離心20分鐘,取離心液濃縮噴霧干燥,得初料;
(4)將步驟1中所得揮發油噴入步驟3所得初料中,加入步驟2中所得混合細粉混勻,過100目篩,滅菌分裝而成。
其中所述的:麥斛,為蘭科石豆蘭屬植物麥斛Bulbophyllum?inconspicuum?Maxim.,以全草入藥。性味甘;辛;涼;無毒。歸肺;胃經。功可清熱滋陰;潤肺止咳。
老君須,為蘿藦科植物竹靈消Cynanchum?inamoenum(Maxim.)?Loes.的根或地上部分。性味苦;微辛;性平。歸肺經。功可補腎,健脾,化毒。
絲瓜絡,為葫蘆科植物絲瓜Luffa?cylindrica?(L.)Roem.的干燥成熟果實的維管束。甘,平。歸肺、胃、肝經。功可通絡,活血,祛風。
海茜,為馬尾藻科植物馬尾藻Sargassum?enerve?C.Ag.、亨氏馬尾藻Sargassum?henslowianum?C.Ag.、鼠尾藻Sargassum?thunbergii(Mert.)O.Kuntze或銅藻argassum?horneri(Turn.)C.?Ag的藻體。性味咸;寒。歸肝;胃;腎經。功可軟堅散結;清熱化痰。
香薷,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辛,微溫。歸肺、胃經。功可發汗解表,和中利濕。
黃明膠,為黃明膠為牛科動物黃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的皮制成的膠。味甘;性平。歸肺;大腸經。功可滋陰潤燥;養血止血;活血消腫;解毒。
還筒子,為蘭科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Bl.的果實。味甘;性寒。功可補虛定風。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少氣失精;須發早白。
枳茹,為蕓香科植物枸橘Poncirus?tuifoliata?(L.)Raf.的樹皮屑或果皮屑。性味辛;溫。歸肝;腎經。功可息風止痙;化痰通絡。
炒扁豆,為豆科扁豆屬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種子,炒至微黃色,用時搗碎。性味甘,微溫。歸脾、胃經。功可健脾化濕,和中消暑。
亮葉樺皮,為樺木科植物亮葉樺Betula?luminifera?H.?Win素馨花.的樹皮。性味甘;辛;性微溫。功可祛濕散寒;消滯和中,解毒。
金蕎麥莖葉,為蓼科植物金蕎麥Fagopyrum?dibotrys??(D.Don)?Hara的莖葉。性味苦、辛,性涼。歸肺、脾、肝經。功可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祛風通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娟,未經劉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1382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移動基站儲能空調系統
- 下一篇:用于神經修復的功能組織工程材料及其制備與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