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蒸汽動力發生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13320.0 | 申請日: | 2014-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7641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貴文;楊明軍;黃錦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市大江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2B3/00 | 分類號: | F22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高文迪 |
| 地址: | 浙江省臺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蒸汽 動力 發生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蒸汽動力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蒸汽動力發生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發動機,傳統的汽油和柴油發動機不僅產生有危害的廢氣,而且燃燒過程中大約50%的燃料轉化為發動機過熱的熱量。當將該類發動機應用于曲柄軸、凸輪軸和閥時,技術要求也比較高,導致成本大幅提高,并帶來磨損及重量增加等問題;因此,現實中開始轉向通過水蒸汽熱能轉化為機械動力的動力源裝置安裝在發動機上,制備生產活塞式蒸汽發動機和汽輪發動機;對于活塞式蒸汽發動機,因轉化熱效率低、環境污染大,已漸被淘汰;汽輪式發動機則在火力發電廠中被大量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水,尤其是利用高溫飽和水,受熱瞬間爆炸膨脹產生動力的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一種蒸汽動力發生系統,包括內部設有腔體的受熱器、連通到受熱器腔體內的液體入口以及蒸汽出口、熱源;所述熱源用于對受熱器的腔體進行加熱;所述受熱器腔體內設置有飽和水發生裝置以及飽和水爆炸裝置,所述液體入口、飽和水發生裝置、飽和水爆炸裝置以及蒸汽出口依次相連通。
所述飽和水發生裝置內設有微小通道,所述液體在微小通道內被加熱生成飽和水。
所述飽和水發生裝置包括一柱體,所述微小通道包括該柱體外表面與受熱器內表面之間的間隙,和/或該柱體外表面上的至少一個細槽。
所述間隙的寬度為小于1mm。
所述細槽的寬度小于1mm,深度小于1mm。
所述飽和水發生裝置還包括所述柱體與高壓液體入口之間設置的分流裝置,該分流裝置設置有聯通所述間隙和/或細槽與高壓液體入口的通道。
所述飽和水發生裝置還包括導熱體,該導熱體位于所述柱體靠近所述高壓液體端,用于使飽和水受熱強化并且均衡。
所述飽和水爆炸裝置為多孔性材料體,用于增加飽和水的受熱面積。
所述多孔性材料體為網狀結構體。
所述高壓液體入口前還設置有過冷裝置。
一種蒸汽動力發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將高壓液體生成高溫飽和水;
2)使高溫飽和水瞬間受熱發生爆炸,形成高溫高壓蒸汽流。
本發明的蒸汽動力發生系統及方法,與現有的燃油內燃發動機相比具有許多的優點:
1.本發明裝置對燃料的種類和品質要求不嚴格,只要提供有合格的熱源溫度在400攝氏度即可,而且熱能轉化效率高。實驗證明熱能轉化效率可達25%~35%以上,高于現有內燃機的約20%。
2.本發明裝置適用的發動機范圍擴大,該裝置比燃油內燃發動機的排氣躁音大幅降低,轉距特性好,甚至在交通動力輸出時可以不需要裝變速箱就能實現汽車的無級變速,排出的廢氣有害成分也少。
3.本發明裝置結構簡單,重量輕,體積小移動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蒸汽動力發生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蒸汽動力發生系統中分流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蒸汽動力發生系統中檔流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蒸汽動力發生系統中柱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蒸汽動力發生系統中柱體與受熱器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蒸汽動力發生系統,包括飽和水發生裝置以及飽和水爆炸裝置。如圖1所示,該系統包括進水細管2、螺塞3、分流片4、擋流片5、受熱器6、柱體7、底座8、熱源10和導熱體11。
所述的進水細管2嵌入在所述螺塞3中,所述螺塞3通過螺紋與所述的受熱器6連接,同時對所述的分流片4與所述的擋流片5產生預緊壓力,所述擋流片5的另一端面與所述的柱體7以及所述的導熱體11相連。
所述的導熱體11鑲嵌在所述的柱體7的內部,當然也可以緊貼于柱體7的外部。
所述的柱體7的另一端面與所述的底座8相連,所述的底座8與所述的受熱器6內壁上的臺肩接觸起支撐作用。
所述的受熱器6外側設置有熱源10。
如圖2、3所示,所述的分流片4上設置有多個通液槽41,高壓液體從進水細管2內進入該通液槽41。
所述擋流片5與所述的分流片4相接觸,其周邊設置有向外的多個凸起51以及凹進52。
所述凸起51外緣頂在受熱器6內壁上,通液槽41內的液體能夠通過凹進52進入到柱體7一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市大江實業有限公司,未經臺州市大江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133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