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含鉀鋁酸鈉溶液中分離氧化鉀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013134.7 | 申請日: | 2014-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189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趙鑿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鑿元 |
| 主分類號: | C01D5/00 | 分類號: | C01D5/00;C01F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41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鉀鋁酸鈉 溶液 分離 氧化 方法 | ||
技術領域
一種從含鉀鋁酸鈉溶液中分離氧化鉀的方法,涉及一種氧化鋁生產過程中,從蒸發后的含鉀鋁酸鈉溶液中分離氧化鉀的方法。
背景技術
鉀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農用肥料,工業上通過鹽湖水、鉀鹽礦等水溶性含鉀資源生產氯化鉀,再將其中一部分轉化成硫酸鉀等其它鉀鹽產品。非水溶性鉀礦為另一含鉀資源,國際上對其利用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因生產成本高于水溶性鉀鹽而沒有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我國水溶性鉀資源稀少,非水溶性鉀礦儲量巨大,后者亦因成本高昂而未工業應用,因此仍需大量進口氯化鉀。
鋁土礦、石灰中存在少量含鉀礦物,氧化鋁生產條件下,大部分鉀進入溶液循環積累,最后通過赤泥、碳堿、結疤排出。雖然氧化鉀有益流程,但其價格遠高于氧化鈉,損失掉非常可惜。
在用富鉀含鋁原料燒結法生產氧化鋁時,含鉀鋁酸鈉溶液先碳酸化分解使苛性堿轉變為碳堿,再跟據碳酸鉀和碳酸鈉溶解度的差異,通過蒸發實現二者分離,由于碳酸鉀的溶解度遠大于碳酸鈉,為獲得碳酸鉀,需將碳分母液全部蒸干,且蒸發過程大量析出鉀、鈉碳酸鹽的混合物,分離成本高,該法只在原蘇聯工業應用。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不足,本發明從含鉀鋁酸鈉溶液種分后的循環母液中分離氧化鉀,使其轉變為硫酸鉀以復鹽的形式析出。發明不影響拜爾法工藝,節能,可綜合利用礦產資源,實現氧化鋁、硫酸鉀的聯產。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從含鉀鋁酸鈉溶液中分離氧化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種分母液蒸發到Na2Ok180g/l~280g/l后,降溫至20℃~70℃,按母液中的K2O全部反應生成鉀鈉芒硝(3K2SO4·Na2SO4)理論量的1.5~2.5倍加入粉狀無水硫酸鈉(或不降溫加入明礬石礦,使礦石中的硫酸鋁與熱母液反應生成鋁酸鈉和硫酸鈉,再除雜、種分、蒸發、降溫),攪拌反應120~210分鐘,此時,母液中的K2O和加入的Na2SO4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K2SO4和Na2O,K2SO4再與過量Na2SO4生成溶解度更小的3K2SO4·Na2SO4析出,分離效果見表1。固相產物為3K2SO4·Na2SO4、Na2SO4和少量Na2CO3的混合物,洗滌后可依據相圖分離出硫酸鉀產品,剩下含少量碳酸鈉雜質的硫酸鈉循環使用;或者先加少量硫酸使陰離子完全轉變為SO42-,再分離為硫酸鉀和硫酸鈉;也可加酸后通過氯化鉀將混合物轉化為純硫酸鉀。當硫酸鈉加入量和鋁酸鈉溶液濃度、溫度、反應時間等條件在所給區間之外,或者先加入硫酸鈉,再降溫,亦會將氧化鉀從鋁酸鈉溶液中分離,但分離收率或者經濟性會打折扣。
表1不同條件下含鉀鋁酸鈉溶液中加入Na2SO4產生的氧化鉀分離效果
一種從含鉀鋁酸鈉溶液中分離氧化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的硫酸鈉需在溶液中先溶解,再析出,在20℃~70℃的溫度區間,采用高濃度,高溫度,低濃度,低溫度的反應條件有利硫酸鈉溶解,可提高氧化鉀轉化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鑿元,未經趙鑿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1313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南瓜鴨肉鍋巴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錐形展示包裝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