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止電梯轎廂意外移動或失控的保護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13112.0 | 申請日: | 2014-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6427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30 |
| 發明(設計)人: | 楊艦;潘明堅;鄧文斌;林文生;陳超雄;陶方明;曹雄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日創電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B5/02 | 分類號: | B66B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貴 |
| 地址: | 513000 廣東省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止 電梯 意外 移動 失控 保護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防止電梯轎廂意外移動或失控的保護系統,包括用于牽引電梯轎廂沿著電梯導軌位移的牽引機構、旋轉編碼器、連接電梯轎廂且用于電梯轎廂制停的限速器動作機構和設有監測邏輯控制器的電梯邏輯控制器;牽引機構包括連接電梯轎廂的曳引機,旋轉編碼器設于該曳引機上;旋轉編碼器和限速器動作機構分別連接監測邏輯控制器,旋轉編碼器將曳引機的旋轉情況反饋給監測邏輯控制器,監測邏輯控制器根據曳引機的旋轉情況控制限速器動作機構工作。本發明采用以上結構,防止在開門平層區內狀態下的電梯轎廂因曳引機制動器失效或曳引輪磨損,導致鋼絲繩打滑、或制動器無法制動時引起電梯轎廂意外移動或失控,防止人身傷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梯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防止電梯轎廂意外移動或失控的保護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梯轎廂通過專用帶位移檢測功能的限速器防止電梯轎廂在平層區內產生意外移動或失控。但是專用帶位移檢測功能的限速器成本較高,位移監測不夠靈敏、可靠,采用系統檢測后零速制動的方式可靠性低且容易引起2次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公開了防止電梯轎廂意外移動或失控的保護系統,解決了現有的電梯轎廂專用帶位移檢測功能的限速器防止意外移動或失控,成本較高,位移監測不夠靈敏、可靠,采用系統檢測后零速制動的方式可靠性低且容易引起2次事故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防止電梯轎廂意外移動或失控的保護系統,包括用于牽引電梯轎廂沿著電梯導軌位移的牽引機構、旋轉編碼器、連接電梯轎廂且用于電梯轎廂制停的限速器動作機構和設有監測邏輯控制器的電梯邏輯控制器;牽引機構包括連接電梯轎廂的曳引機,旋轉編碼器設于該曳引機上;旋轉編碼器和限速器動作機構分別連接監測邏輯控制器,旋轉編碼器將曳引機的旋轉情況反饋給監測邏輯控制器,監測邏輯控制器根據曳引機的旋轉情況控制限速器動作機構工作。
進一步,所述曳引機的旋轉情況包括旋轉圈數信息;所述限速器動作機構包括限速器、與該限速器連接的電驅動裝置、設于限速器下的張緊輪和限速器鋼絲繩;限速器電驅動裝置連接所述監測邏輯控制器;限速器鋼絲繩穿過限速器和張緊輪,且限速器鋼絲繩連接所述電梯轎廂的安全鉗提拉裝置;監測邏輯控制器根據所述旋轉圈數信息計算電梯轎廂的位移,若電梯轎廂偏移預定位置,則限速器電驅動裝置動作,限速器將限速器鋼絲繩夾緊,限速器動作機構通過安全鉗提拉裝置將電梯轎廂夾緊在所述電梯導軌上。
進一步,所述限速器動作機構還包括設于所述限速器上的限速器電氣開關。
進一步,所述電梯邏輯控制器設有安全繼電器,所述監測邏輯控制器通過該安全繼電器觸發所述限速器電驅動裝置。
進一步,所述牽引機構還包括導向輪、對重裝置和曳引鋼絲繩,曳引鋼絲繩一端連接所述電梯轎廂且另一端依次穿過所述曳引機和導向輪從而連接對重裝置。
進一步,在所述導向輪和所述對重裝置之間,所述曳引鋼絲繩上設有用于將上行超速的所述電梯轎廂制停的夾繩器,該夾繩器連接所述電梯限速器。
進一步,所述電梯導軌在每個平層區域的上緣設有平層光電隔板,所述電梯轎廂的頂部設有與該平層光電隔板配合的平層光電開關,該平層光電開關連接所述電梯邏輯控制器。
進一步,所述電梯轎廂設有關門到位感應裝置,該關門到位感應裝置連接所述電梯邏輯控制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采用以上結構,防止在開門平層區內狀態下的電梯轎廂因曳引機制動器失效或曳引輪磨損,導致鋼絲繩打滑、或制動器無法制動時引起電梯轎廂意外移動或失控;解決之前短接門鎖的情況下無法保護此類故障的問題;本實施例比增加專用的位移檢測型限速器成本要低,且位移檢測更為準確全面,且比單純的系統檢測后零速制動的保護方式更可靠且不會引發2次故障。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日創電梯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日創電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131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