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精鏜轉臺軸向通孔的鏜刀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12291.6 | 申請日: | 2014-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068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莊獻國;張宗濤;劉其全;康金騰 | 申請(專利權)人: | 聊城萬合工業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27/00 | 分類號: | B23B27/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銀 |
| 地址: | 25202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臺 軸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精鏜孔用的機床刀具,具體地說是一種精鏜轉臺軸向通孔的鏜刀,屬于機械加工金屬切削領域。
背景技術
轉臺作為旋轉式壓片機的關鍵構件之一,其分為上沖盤、中模盤、下沖盤三層結構。以一種尺寸為例:上沖盤和下沖盤的上端面對應分布有幾十個φ22+0.010mm的垂直通孔,用于安裝上、下沖桿。中模盤的端面上分布有同上、下沖盤同等數量的φ26+0.030mm及22+0.010mm的同軸孔,用于安裝中模。要求相對應的上沖盤上的通孔,中模盤上的φ26的孔,下沖盤上的通孔的同軸度公差控制在0.025mm的范圍內。
加工上沖盤,中模盤,下沖盤上的孔徑,起初的加工是在改造過的專用車床上,先鉆孔,再用尾部頂絲頂起專用刀桿進行鏜孔,每車鏜完一個孔,就需重新對下一個孔進行對刀,調整轉臺角度,用此方法車鏜轉臺沖桿孔效率低下,費時費工。隨著數控設備的廣泛應用,目前采用將轉臺分成上沖盤,中模盤,下沖盤三部分,在加工中心上分別分別進行鏜孔,然后將該三部分組合在一起?,F在使用的刀具基本上能滿足一次加工完成上沖盤或中模盤或下沖盤上的孔徑。加工第二件上沖盤或中模盤或下沖盤時就必須更換刀具。更換刀具時必須重新對數控加工中心進行對刀,校驗孔徑公差,且加工好上、中、下盤后,需將三個盤組合,然后必須重新調整對應孔徑的同軸度。
由于現有刀具使用壽命短的問題,雖然能夠使用先進的CNC數控加工中心,來提高加工精度。但是,與起初的加工方式相比卻增加了分體加工完后的組合工序,且組合時為保證三個盤面上的對應孔徑的同軸度,需要花費較長時間,因此無法凸顯CNC數控加工效率高的優越性。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長壽命的專用刀具,對轉臺進行整體加工,避免因為現有刀具壽命短而將轉臺分體加工的狀態。為了提高效率,充分發揮CNC數控加工中心的加工能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壽命長,能夠對轉臺的三個盤面進行整體加工,在保證加工的轉臺上對應孔徑的同軸精度的同時,還充分發揮數控加工方式的高效性特質的一種精鏜轉臺軸向通孔的鏜刀。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精鏜轉臺軸向通孔的鏜刀,包括刀柄和刀頭,所述刀頭包括2至4個刀齒,各刀齒沿圓周方向均布設置;相鄰兩刀齒之間設置有軸向延伸的排屑槽;各刀齒包括漸進式切削齒以及位于漸進式切削齒下端的主切削齒;所述漸進式切削齒的切削面呈梯形狀的螺旋面,且梯形的小端向上,螺旋方向為左旋或右旋;所述漸進式切削齒切削面的兩個腰邊,一個為標稱刀刃,另一個為漸進切削刃,所述標稱刀刃與所述刀頭的軸線之間具有一銳角錐度,所述漸進切削刃沿漸進式切削齒切削面的螺旋方向設置在所述標稱刀刃的下方;所述主切削齒的切削面為由所述漸進式切削齒切削面的底邊軸向向下延伸的螺旋曲面,且螺旋方向與所述漸進式切削齒切削面的螺旋方向一致,所述主切削齒切削面在螺旋方向末端的邊線為主切削刃,所述主切削刃向所述刀頭的軸線側傾斜。
進一步,所述主切削齒切削面的螺旋角度不小于所述漸進式切削齒切削面的螺旋角度。
進一步,所述漸進切削刃向背離所述刀頭的軸線側傾斜,且所述漸進切削刃與所述刀頭的軸線方向之間的螺旋夾角為30°至60°,所述主切削刃與所述刀頭軸線方向之間的螺旋夾角為20°至30°。
進一步,所述排屑槽呈螺旋狀,其螺旋方向與所述漸進式切削齒切削面的螺旋方向一致。
進一步,所述刀頭包括3個刀齒,相鄰兩刀齒的上端面、下端面之間的彎弧半徑均為R1。
進一步,同一刀齒上各側面的底端邊線相對該側面的頂端邊線的周向偏轉角為32.04°,相鄰兩刀齒的相對側面上的底端邊線之間的周向偏轉夾角為100°,所述刀齒的側面的頂端邊線與所述排屑槽在旋轉方向上的軸向邊線之間的周向偏轉角為81.70°。
更進一步,所述刀頭的軸向高度為10至16mm,且所述主切削刃的軸向高度為3至6mm,所述刀柄的軸向高度為23至30m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所涉及的鏜刀具有漸進切削部分和主切削部分,從而能夠延長使用壽命,所以使用該鏜刀能夠對轉臺的三個盤面進行整體加工,并保證轉臺上的對應孔徑之間的同軸精度,不再需要進行換刀或者對轉臺的三部分進行組合,提高加工的時效性,從而充分發揮數控加工加工效率高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放大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放大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俯視方向上的放大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聊城萬合工業制造有限公司,未經聊城萬合工業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122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