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損培養拾取轉移裝置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10883.4 | 申請日: | 2014-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692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程茂龍;應濟;吳良科;陳麗婷;焦志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L3/02 | 分類號: | B01L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張法高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損 培養 拾取 轉移 裝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種無損培養拾取轉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執行器緊固螺釘(1)、執行器(2)、固定支架(3)、第一端蓋(4)、第一紙帶固定夾(5)、第一紙帶固定夾緊固螺釘(6)、鎖緊銷(7)、彈簧(8)、行程限位銷(9)、行程限位銷孔(10)、第二紙帶固定夾(11)、第二紙帶固定夾緊固螺釘(12)、套筒(13)、行程限位槽(14)、推桿(15)、第二端蓋(16)、端鈕(17)、固定支架鎖緊銷孔(18)、推桿鎖緊銷孔(19)、紙帶(20)、第一執行器槽口(21)、第二執行器槽口(22)、第一固定支架槽口(23)、第二固定支架槽口(24),
套筒(13)套在推桿(15)上,推桿(15)大徑外表面與套筒(13)內表面間隙配合,推桿(15)上設有行程限位銷孔(10),套筒(13)上設有行程限位槽(14),行程限位銷(9)穿過行程限位槽(14)、行程限位銷孔(10)限制套筒(13)和推桿(15)的相對轉動,彈簧(8)套在推桿(15)上,第一端蓋(4)、第二端蓋(16)通過螺紋與套筒(13)固接,端鈕(17)通過螺紋與推桿(15)固接,固定支架(3)焊接在第一端蓋(4)上,執行器(2)用執行器緊固螺釘(1)與推桿(15)固接,第一紙帶固定夾(5)用第一紙帶固定夾緊固螺釘(6)與固定支架(3)固接,第二紙帶固定夾(11)用第二紙帶固定夾緊固螺釘(12)與固定支架(3)固接,執行器(2)上設有第一執行器槽口(21)、第二執行器槽口(22),固定支架(3)上設有第一固定支架槽口(23)、第二固定支架槽口(24),四個槽口均用于引導紙帶(20)移動,固定支架(3)上設有固定支架鎖緊銷孔(18),推桿(15)上設有推桿鎖緊銷孔(19),鎖緊銷(7)穿過固定支架鎖緊銷孔(18)、推桿鎖緊銷孔(19)鎖死固定支架(3)和推桿(15),紙帶(20)一端穿過執行器(2)上的兩個槽口,再穿過第一固定支架槽口(23),由第一紙帶固定夾(5)固定,紙帶(20)另一端繞過執行器(2)前端,再穿過第二固定支架槽口(24),由第二紙帶固定夾(11)固定在固定支架(3)上。
2.一種采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無損培養拾取轉移裝置的拾取轉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步驟如下:
1)握住套筒(13),按住端鈕(17)推動推桿(15)移動,當固定支架鎖緊銷孔(18)、推桿鎖緊銷孔(19)對齊時停止按動端鈕(17),鎖緊銷(7)依次穿過固定支架鎖緊銷孔(18)、推桿鎖緊銷孔(19),松開端鈕(17);
2)用紙帶(20)A端依次穿過穿過執行器(2)上的第一執行器槽口(21)、第二執行器槽口(22),再穿過第一固定支架槽口(23),沿c方向掰開第一紙帶固定夾(5),紙帶(20)A端穿過第一紙帶固定夾(5)和固定支架(3)間的空隙,松開第一紙帶固定夾(5),紙帶(20)B端繞過執行器(2)前端,再穿過第二固定支架槽口(24),沿d方向掰開第二紙帶固定夾(11),紙帶(20)B端穿過第二紙帶固定夾(11)和固定支架(3)間的空隙,拉直紙帶(20),松開第二紙帶固定夾(11);
3)握住套筒(13),按住端鈕(17),取出鎖緊銷(7),松開端鈕(17);
4)拾取轉移被移對象時,握住套筒(13),按住端鈕(17)推動推桿(15)和執行器(2)向前移動,紙帶(20)繞執行器(2)前端向前移動,當執行器(2)移動2-3cm時停止按動端鈕(17),將執行器(2)移動到被移對象處,使執行器(2)、紙帶(20)與被移對象下表面接觸,緩慢松開端鈕(17),執行器(2)往回移動,紙帶(20)承載被移對象往回移動,當被移對象完全轉移到執行器(2)上時停止松開端鈕(17),將執行器(2)移動到被移對象存放處上方,按動端鈕(17)推動推桿(15)和執行器(2)向前移動,紙帶(20)承載被移對象繞執行器(2)前端向前移動,待被移對象離開紙帶(20)松開端鈕(17),移開無損培養拾取轉移裝置,完成一次拾取轉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1088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