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甘蔗脫葉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010320.5 | 申請日: | 2014-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187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金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金生 |
| 主分類號: | A01D45/10 | 分類號: | A01D45/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7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金***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甘蔗 脫葉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業機械,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甘蔗脫葉機械。
背景技術
甘蔗收割后進廠前,一般要進行附著于甘蔗表皮的脫葉作業。據分析統計,甘蔗脫葉占全部收獲工作量的65%。目前,甘蔗脫葉作業主要由人工在田間完成。甘蔗人工脫葉作業勞動量大,效率低,費時費力,生產成本高。雖然也有少量的甘蔗脫葉機械已在應用生產,但由于剝葉裝置設計不合理,有的采用單孔式進料,生產效率低;有的采用刀片式剝葉,造成甘蔗糖分損失,表皮損傷。有的采用敞開式出口,導致蔗葉混在一起,不方便捆扎。到目前為止,尚未有進料量大,甘蔗表皮在脫葉過程中不損傷蔗葉,完全分離的甘蔗脫葉機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表皮不損傷,蔗葉完全分離的甘蔗脫葉機。
本發明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在機座1上連接機箱2,機箱2內動力連接膠條脫葉輥3,膠條脫葉輥3上下為一組,至少兩組對稱安裝;機箱2外一側為進蔗口4,另一側為門簾式出蔗口5,機箱2的下部為出葉口6。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當帶葉甘蔗從進蔗口4進入機箱2時,膠條脫葉棍3在動力作用下,帶動帶葉甘蔗前進,并在膠條脫葉輥3上的膠條機械作用下,剝去帶葉甘蔗上的蔗葉,蔗葉隨即從出葉口6落下,剝凈蔗葉的甘蔗從門簾式蔗口5出來,從而完成機械剝葉過程。
2、據現場測定,本發明相對于人工脫葉,效率可提高10倍,大大節省了人力和時間,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甘蔗收獲的效率。
3、本發明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成本低。
4、本發明由于進料口可以成排成捆進蔗,因而生產效率高,由于采用膠條脫葉輥,其膠條既可以在機械作用下脫葉,又可以由于膠條較柔軟,在脫葉過程中能自由貼合甘蔗表面,因而不造成甘蔗表皮損傷。
5、本發明采用門簾式出蔗口,把剝離后的蔗葉與甘蔗完全分離,避免了一般脫葉機械蔗葉不能完全分離,給后面的捆扎作業帶來不便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膠條脫葉輥A-A剖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門簾式出蔗口主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用鋼板制成機箱2,機箱2一側固定連接進蔗口4,進蔗口4的底線與上下膠條脫葉輥3的切線平齊,機箱2另一側的出料口用橡膠切成條并固定于出料口機箱2的上端形成門簾式出料口5,機箱2下方敞開形成出葉口6,膠條脫葉輥3由若干膠條環繞固定在輥軸上而成,并兩兩對稱上下安裝在機箱2內,機箱2整體固定連接在機座1上,機座1上設動力機械,并動力連接膠條脫葉輥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金生,未經劉金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1032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皮帶傳輸機毛刷輥總成連接軸
- 下一篇:防滑型多用膠皮輥固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