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抗菌紡織品的安全性測試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008779.1 | 申請日: | 2014-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603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顧娟紅;石建華;徐振東;陳軍;朱振華;潘葵;柳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華人民共和國蘇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
| 主分類號: | G01N33/36 | 分類號: | G01N33/36;G01N27/62;G01N21/25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夏振 |
| 地址: | 21502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抗菌 紡織品 安全性 測試 方法 | ||
1.?一種抗菌紡織品的安全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對待測紡織品進行抗菌性試驗判斷紡織品是否是抗菌紡織品;如果紡織品為抗菌紡織品,則進行步驟(2)和/或步驟(3)的安全性測試步驟;如果紡織品不為抗菌紡織品,則結束安全性測試;
(2)利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進行待測的抗菌紡織品金屬溶出量測定,根據金屬溶出量是否超過限值判斷待測的抗菌紡織品是否安全;當金屬溶出量超過限值則認為待測的抗菌紡織品至少具有潛在危害;當金屬溶出量沒有超過限值則認為待測的抗菌紡織品為安全的抗菌紡織品;
(3)利用EPI-MODEL人體皮膚模型對待測的抗菌紡織品進行織物萃取液的皮膚刺激性試驗,根據待測的抗菌紡織品是否具有某種刺激性判斷待測的抗菌紡織品是否安全;當待測的抗菌紡織品具有某種刺激性則認為待測的抗菌紡織品至少具有潛在危害;當待測的抗菌紡織品沒有刺激性則認為待測的抗菌紡織品為安全的抗菌紡織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驟(1)中抗菌性試驗是采用瓊脂平皿擴散法對待測紡織品抗菌性能進行定性試驗,根據含有待測紡織品的培養基中是否存在細菌生長以及抑菌帶寬度來判斷是否是抗菌紡織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驟(1)中檢測的細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驟(2)中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進行金屬溶出量測定時,將試樣剪成約5mm×5mm大小,加入的萃取劑是人工酸性汗液,加入量為10倍試樣質量,萃取條件是:在37±2?℃下振蕩提取60±5?min;過0.45μm水系濾膜后測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驟(2)中金屬溶出量的限值為50mg/kg。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驟(3)中利用EPI-MODEL人體皮膚模型對待測的抗菌紡織品進行織物萃取液的皮膚刺激性試驗是對抗菌紡織品的人工酸性汗液萃取液進行皮膚刺激性試驗;將試樣剪成約5mm×5mm大小,加入人工酸性汗液,加入量為10倍試樣質量,萃取條件是:在37±2℃下振蕩提取60±5?min。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驟(3)中待測的抗菌紡織品是否具有某種刺激性是通過抗菌紡織品的人工酸性汗液萃取液中細胞活性是否大于50%進行判斷;當細胞活性≤50%判斷為抗菌紡織品有刺激性,當細胞活性>50%為抗菌紡織品無刺激性;其中細胞活性=(受試物OD平均值/陰性對照OD平均值)*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蘇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蘇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0877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埋地式高壓電力電纜護套管
- 下一篇:燃燒器過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