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壓裂液連續(xù)混配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008682.0 | 申請日: | 2014-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168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磊 |
| 主分類號: | B01F3/08 | 分類號: | B01F3/08;B01F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劉春成;張向琨 |
| 地址: | 100107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壓裂液 連續(xù) 配方 | ||
1.一種壓裂液連續(xù)混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混合步驟:將第一預混溶液、第二預混溶液以及各種液體化學添加劑同時進行混合得到壓裂液;
發(fā)液步驟:將所述混合步驟得到的壓裂液供給、排出;其中:
所述第一預混溶液為稠化劑與水的混合物;所述第二預混溶液為所述稠化劑以外的固體添加劑與水的混合物。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混溶液中,所述稠化劑與水的質量比為0.05-20:100;在所述第二預混溶液中,所述固體添加劑與水的質量比為0.5-50:100;優(yōu)選地,該方法得到的壓裂液排量達到1-30方/分鐘。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混溶液是通過以下方式獲得的:加入稠化劑的同時加入水,并控制單位時間內所述稠化劑與水的質量比為0.05-20:100;所述第二預混溶液是通過以下方式獲得的:加入固體添加劑的同時加入水,并控制單位時間內所述固體添加劑與水的質量比為0.5-50:100;優(yōu)選地,所述單位時間為秒。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混溶液的獲得、所述第二預混溶液的獲得、所述混合步驟中原料的添加均由PLC控制系統(tǒng)控制,以實現(xiàn)自動定量添料;優(yōu)選地,所述PLC控制系統(tǒng)還具有遠程功能,將PLC控制系統(tǒng)產生的信號遠傳給目標物。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稠化劑為瓜爾膠、羥丙基瓜爾膠、羧甲基羥丙基瓜爾膠、聚丙烯酰胺、甲叉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鈉、田箐膠、香豆膠、魔芋膠、羧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和羧甲基羥乙基纖維素中的一種或多種。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稠化劑以外的固體添加劑為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銨、氯化鈣、氯化鎂、檸檬酸、亞硫酸氫鈉、碳酸氫鈉、碳酸鈉、氫氧化鈉和硫代硫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種液體化學添加劑包括殺菌劑、助排劑、粘土穩(wěn)定劑、溫度穩(wěn)定劑、破乳劑和PH調節(jié)劑;優(yōu)選地,所述各種液體化學添加劑的總添加量占所述壓裂液總質量的0.01%-20%;所述殺菌劑為戊二醛、氯苯氧化物和季氨化合物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粘土穩(wěn)定劑為無機鹽類粘土穩(wěn)定劑,更優(yōu)選為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銨、氯化鈣和氯化鎂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溫度穩(wěn)定劑為硫代硫酸鈉、亞硫酸氫鈉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PH調節(jié)劑為醋酸、檸檬酸、亞硫酸氫鈉、富馬酸、氨基磺酸、鹽酸、硝酸、磷酸二氫鈉二水、碳酸氫鈉、碳酸鈉、氫氧化鈉、碳酸鉀和氧化鎂中的一種或多種。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裂液中,所述稠化劑用量占壓裂液總質量的0.001%-5%,所述稠化劑以外的固體添加劑占所述壓裂液總質量的0.001%-10%。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步驟中,加入第一預混溶液、第二預混溶液以及各種液體化學添加劑同時還可以加入水。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步驟中,采用流體混合器進行混合,所述流體混合器包括:罐體,內部設有腔體;多個隔板,平行且豎直地設于所述罐體內部的所述腔體中,且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腔體的內部高度,相鄰所述隔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別固定于所述腔體的側壁上,以在所述隔板的自由端和所述腔體的側壁之間、相鄰的所述隔板之間形成一液體通道;優(yōu)選地,所述混合罐還包括:擋板,一端固定于所述隔板的側面,另一端向下傾斜并與相鄰的另一所述隔板保持距離;更優(yōu)選地,在所述混合罐的底部設有連通所述罐體外部的通孔,以避免液體殘留于所述罐體內部或清罐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磊,未經李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0868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