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背光模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07359.1 | 申請日: | 2014-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74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鋒;朱瑩;白曉鴿;姚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8/00 | 分類號: | F21S8/00;F21V23/06;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楊波 |
| 地址: | 215301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模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背光模組及該背光模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輕薄、省電的信息產品已經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而顯示裝置則在其間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無論是手機、個人數字助理或是筆記型計算機等,均需要顯示裝置作為人機溝通的平臺。
圖1為現有的顯示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F有的顯示裝置1’包括:背光模組10’、印刷電路(PCB)板11’、顯示面板12’及設于顯示面板12’上的前框13’,其中背光模組10’包括:背板101’、安裝于背板101’上的發光二極管模組102’、設于背板101’上的反射板103’、導光板104’、光學膜片組件105’及膠框106’。顯示面板12’設于膠框106’上,背光模組10’的發光二極管模組102’一般是通過散熱膠(未圖示)貼附或螺釘(未圖示)鎖附的方式固定于背板101’上。
其中,發光二極管模組102’包括至少一串發光二極管燈條(lightbar)。PCB板11’和發光二極管模組102’分別貼于背板101’的兩相對表面。PCB板11’與發光二極管模組102’之間可以通過連接器件14’例如柔性電路板(FPC)形成電連接,以驅動發光二極管模組102’中的發光二極管工作。
但是,用柔性電路板作為連接器件14’時,為了使連接器件14’例如柔性電路板與背板101’緊密貼合,需另外利用絕緣片(圖中未示出)將連接器件14’例如柔性電路板固定在背板101’上,成本較高,且利用絕緣片(圖中未示出)固定連接器件14’例如柔性電路板增加了組裝時間。
因此,有必要提供改進的技術方案以克服現有技術中顯示裝置組裝耗時長、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背板、背板的制作方法及顯示裝置,可以減少了組裝柔性電路板或線材的時間,且成本低。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包括背板、驅動裝置與發光二級管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基板、第一絕緣層、第一導線、第二導線及第二絕緣層;所述第一絕緣層位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導線與所述第二導線分別位于所述第一絕緣層上,且所述第二絕緣層覆蓋所述第一導線、所述第一絕緣層及所述第二導線,所述第一導線與所述第二導線彼此分離;所述第一導線的一端與所述驅動裝置的正極引腳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發光二極管模組的陽極引腳相連接;所述第二導線的一端與所述驅動裝置的負極引腳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發光二極管模組的陰極引腳相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背板的所述基板具有一條狀凸起,所述第一絕緣層覆蓋所述條狀凸起并延伸到所述條狀凸起的兩側,所述第一導線與所述第二導線位于所述第一絕緣層上并分別位于所述條狀凸起的兩側,所述第二絕緣層覆蓋所述第一導線、所述第二導線及所述條狀凸起。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有導光板與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背板的底部與所述導光板之間,所述第一導線及所述第二導線位于所述背板的底部的朝向所述反射板的內側面上,所述驅動裝置位于所述背板的底部的背離所述反射板的外側面上,所述背板上具有一通孔使所述驅動裝置分別與所述第一導線及所述第二導線的一端電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線及所述第二導線為銅箔。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絕緣層及所述第二絕緣層為有機樹脂。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背光模組的制造方法,所述背光模組包括背板、驅動裝置及發光二級管模組,所述背光模組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用于制作所述背板的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覆蓋第一絕緣層;
在所述第一絕緣層上覆蓋導電層;
在所述導電層上覆蓋第二絕緣層;
對覆蓋上第二絕緣層后的基板進行沖壓,使所述導電層斷開以形成第一導線及第二導線;將第一導線的一端連接至所述驅動裝置的正極引腳,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發光二極管模組的陽極引腳,將所述第二導線的一端連接至所述驅動裝置的負極引腳,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發光二極管模組的陰極引腳。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線的一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于所述發光二極管模組陽極引腳上,所述第二導線的一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于所述發光二極管模組陰極引腳上。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線或所述第二導線利用彈片與所述驅動裝置的正負極引腳固定相連。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導線或所述第二導線利用導電泡棉與所述驅動裝置的正負極引腳固定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未經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073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