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量地下礦山窄軌軌距的專用尺及其測量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007255.0 | 申請日: | 2014-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596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文柏茂;昌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稀有金屬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14 | 分類號: | G01B5/14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0046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量 地下 礦山 軌距 專用 及其 測量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量軌距旳工具,特別是一種測量地下礦山窄軌軌距的專用尺及其測量方法。
背景技術
地下礦山廣泛應用在窄軌上運行的小型機車和礦車進行礦石、材料、設備或人員的運輸,運行速度較慢,一般為2-3米/秒。運行時對軌距的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一般不超過額定軌距的2%即可保證安全運行。
傳統的方法是采用鋼卷尺或鋼直尺來測量軌距,兩端不易對準,測量精度低;鋼軌鋪設在地下礦山的巷道底板,有水及泥沙,工況條件較差,鋼卷尺或鋼直尺在使用過程易生銹腐蝕損壞,造成刻度不清、銹蝕斷裂、使用壽命短。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簡單方便、測量較準確的測量地下礦山窄軌軌距的專用尺及其測量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測量地下礦山窄軌軌距的專用尺,一塊T形平板兩側雙肩的正面、反面及上面設有毫米級刻度,T形平板下段的寬度等于地下礦山窄軌的額定軌距。所述地下礦山窄軌的額定軌距G=600mm?或者G=900mm。
所述T形平板為不銹鋼平板、鋁合金平板或者尼龍塑料平板。
采用上述一種測量地下礦山窄軌軌距的專用尺的測量方法,包括:
[1]??將T形平板插入地下礦山的兩條平行鋼軌之間,T形平板的兩側雙肩放置在鋼軌上頭部的軌面上,T形平板應垂直于兩條平行鋼軌;如果T形平板不能插入兩條平行鋼軌之間,或者不能垂直于兩條平行鋼軌,說明實際軌距小于額定軌距,則為不合格,應該調整到額定軌距;
[2]??T形平板插入兩條平行鋼軌之間后,將T形平板頂向一側鋼軌;
[3]??查看T形平板與鋼軌上頭部的側面間隙測量值,即軌距超差L;
[4]??地下礦山安全規程規定,軌距超差L應小于額定軌距的2%;如果軌距超差L大于額定軌距的2%,則為不合格,應該調整到額定軌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實用方便、經久耐用。
2、?測量時,將T形平板頂向一側鋼軌,讀數方便,測量較準確。
3、?T形平板采用不銹鋼平板、鋁合金平板或者尼龍塑料平板,不易銹蝕或折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2所示:一種測量地下礦山窄軌軌距的專用尺,一塊T形平板1兩側雙肩2的正面、反面及上面設有毫米級刻度3,T形平板1下段的寬度K等于地下礦山窄軌的額定軌距。
所述地下礦山窄軌的額定軌距G=600mm。
T形平板1為不銹鋼平板,?T形平板1的豎立高度H=40--50?mm,厚度B=3--5mm。
實施例2如圖1、2所示;實施例1所述地下礦山窄軌的第二種額定軌距G=900mm。所述T形平板1為鋁合金平板或者尼龍塑料平板。
實施例3如圖1、2所示;采用實施例1所述一種測量地下礦山窄軌軌距的專用尺的測量方法,包括:
[1]??將T形平板1插入地下礦山的兩條平行鋼軌之間,T形平板1的兩側雙肩2放置在鋼軌上頭部4的軌面上,T形平板1應垂直于兩條平行鋼軌;如果T形平板1不能插入兩條平行鋼軌之間,或者不能垂直于兩條平行鋼軌,說明實際軌距小于額定軌距,則為不合格,應該調整到額定軌距;
[2]??T形平板1插入兩條平行鋼軌之間后,將T形平板1頂向一側鋼軌;
[3]??查看T形平板1與鋼軌上頭部4的側面間隙測量值,即軌距超差L;
[4]??地下礦山安全規程規定,軌距超差L應小于額定軌距的2%;如果軌距超差L大于額定軌距的2%,則為不合格,應該調整到額定軌距。額定軌距G=600mm,軌距超差L應小于12mm;額定軌距G=900mm,軌距超差L應小于18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稀有金屬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江西稀有金屬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072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復合生物有機農藥的研發與應用
- 下一篇:數字電視廣告智能識別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