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心臟外科手術體外循環管路用固定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004122.8 | 申請日: | 2014-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590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8 |
| 發明(設計)人: | 韓勁松;王輝山;韓宏光;尹宗濤;劉宇;宋恒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勁松 |
| 主分類號: | A61M25/01 | 分類號: | A61M25/01;A61M1/36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許宗富;周秀梅 |
| 地址: | 11001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心臟 外科手術 體外循環 管路 固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手術用體外管路固定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專門用于心臟外科手術體外循環管路用固定裝置,該固定裝置能明顯提高體外循環管道固定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尤其適合在緊急情況下快速建立體外循環的需要。
背景技術
1.有關體外循環及其管路的背景技術:
心臟外科手術需要阻斷心臟循環,切開心臟提供無血的手術視野以進行心內直視操作。阻斷循環期間需將人體的靜脈血通過管路引流到體外至替代人體心肺的人工心肺機內,在氧合器進行氧合后,再由血泵輸回到體內動脈,維持手術期間的周身循環,這種繞道心肺輔助血循環方法即為體外循環。
體外循環常見的插管有主動脈插管、上腔靜脈插管、下腔靜脈插管、冷灌注管和2根心內吸引器管。如需要施行微創手術或二次手術或緊急建立體外循環的手術,常需行股動脈和股靜脈插管轉流。以上插好的插管均要接到體外循環管路(或稱泵管)上,由手術醫生在手術臺上妥善固定后,將管路的另一端遞給體外循環師,由后者將管路連接到人工心肺機上。另外,手術臺上還有心外吸引器管連接心外吸引器吸去心外面的血液或液體,有CO2吹管用于防止氣體栓塞或冠脈架橋手術時的吹氣,有電刀進行切割和分離組織,其各自的管路或管線也均由手術醫生固定后,把另一端遞給臺下護士。(注釋:本發明中所指的體外循環管路不是指心臟上的各種插管,如主動脈插管、上腔靜脈插管、下腔靜脈插管、冷灌注管和股、動靜脈插管等,而是指心臟插管后再連接上去的管路即泵管)。
2.現有體外循環管路固定方法及其存在的問題:
傳統固定管路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方法是紗布固定法:手術醫生先將一塊長紗布條的一端用彎鉗鉗夾,再用紗布纏繞主要管路,最后在紗布的另一端用另一把彎鉗鉗夾固定管路。另一種方法是縫合和鉗夾固定法:主刀醫生插好插管后,將插管與各自的管路接好,擺到需要固定的位置,管路的近端由術者在手術鋪單上縫針后,由助手打結固定;管路遠端再縫合或用止血鉗來固定。上述方法的缺點是管道容易打折、扭曲、纏繞;不靈活,調整管路非常不方便,一旦固定很難改變管道的固定順序,例如紗布固定法,調整時需要將全部固定松綁,調整后重新捆綁,而且需兩人配合才能完成,浪費人手,耽誤時間較多,影響手術速度;紗布捆綁過緊可能使管道變形,過松可能使管道下滑,使臺上管道變短,直接影響手術正常操作;如果彎鉗脫落或打結線折斷或固定紗布的彎鉗脫落,可能出現管路脫落,增加污染、感染的機會,轉流期間還可能因此出現斷流,患者血液立即丟失,可能出現空氣栓塞、甚至死亡。而且,紗布或鉗夾固定(有時需要用十幾把或二十幾把血管鉗固定),均給器械護士術畢的紗布、器械的清點帶來不必要的差錯風險。
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體外循環心臟手術管線固定器(中國,公開號:CN101028210A,公開日期:2007-09-05),需先將管線固定器安裝在開胸器上,逐層切開,并通過固定器背面的膠布粘在下面的大手術洞單上,然后才能進行各種插管操作,插一根固定一根,待所有的管道全部固定好后,用固定器上自帶的三塊治療巾將管道全部蓋起來。此方法的缺點是需要特殊裝置;需要兩人協作才能完成,如需緊急建立體外循環,對患者的搶救、爭取黃金時間不利;手術臺上物品太多;三塊治療巾蓋上管道后使管道內血液運行的情況不能看到,如轉流期間出現斷流或管路進入氣泡等,不能及時發現,也就不能及時做出處理,轉流安全的風險性增高。
中國專利公開了用于手術中固定體外循環管道的裝置(中國,公開號:CN203154545U,公開日期:2013-08-28)、一種體外循環臺上管道固定夾(中國,公開號:CN202376384U,公開日期:2012-08-15)和體外循環管道排放夾(中國,CN201612888U,公開日期:2010-10-27),此三個實用新型專利與上述中國發明專利CN101028210A的思路類似,都是需要額外的裝置,其缺點在于架子、固定夾或裝置本身,因為手術臺不是平面結構,雖然能將管路妥善固定,但是固定處以外的管路不容易妥善擺放,容易翹起或打折,可能影響手術視野和轉流,為了調整到合適的位置,把管路擺順,仍需較多時間。另外,調整管路可能會遇到實際的困難,例如可以從小管口管路向大管口管路調整,反之則不行。
再如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體外循環管道固定鉗(中國,CN2496416Y,公開日期:2002-06-26):其缺點是仍需要很多把固定鉗,也是夾在鋪單上,仍然有脫落的風險,而且術畢器械護士仍需清點固定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勁松,未經韓勁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0412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