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近紅外熒光分子探針及其制備方法與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001798.1 | 申請日: | 2014-0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43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吉民;孫春龍;蔡進;宗璽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06 | 分類號: | C09K11/06;C07D209/08;G01N21/64;C12Q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沈振濤 |
| 地址: | 21118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外 熒光 分子 探針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1.一種近紅外熒光分子探針,其結構式如下:
2.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近紅外熒光分子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氬氣或氮氣保護下,化合物5和化合物4反應,制得化合物3;
(2)在氬氣或氮氣保護下,化合物3與化合物2反應,即得;
其中,化合物5的結構式為:
其中,化合物4的結構式為:
其中,化合物3的結構式為:
其中,化合物2的結構式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近紅外熒光分子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化合物5和化合物4的摩爾比為1:(1-6),反應溫度為-5-0℃,反應時間為1~3h,反應溶劑為THF或者DMSO。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近紅外熒光分子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化合物3和化合物2的摩爾比為2:1,反應溫度為20-30℃,反應時間8-12h。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近紅外熒光分子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反應后還需純化工藝,具體為:減壓濃縮反應液,加入醚類溶劑,過濾;濾餅經柱層析,即得。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近紅外熒光分子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醚類溶劑為分子量為74-186的醚類化合物,優選乙醚、甲基叔丁基醚或正己醚。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近紅外熒光分子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色譜柱為硅膠柱,硅膠的規格為200-300目;洗脫液為體積比4:1~8:1的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物,或為體積比3:1~6:1的乙酸乙酯和甲醇的混合物。
8.權利要求1所述的近紅外熒光分子探針在細胞成像中的應用。
9.權利要求1所述的近紅外熒光分子探針在MCF-7細胞中成像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00179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旋轉滅菌柜內自動壓車驅動機構
- 下一篇:一種電凝鑷清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