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軌道車輛的乘客艙與駕駛室的分隔裝置以及軌道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390000346.0 | 申請日: | 2013-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834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10 |
| 發明(設計)人: | 蒂洛·斯普林斯古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門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C17/04 | 分類號: | B61C17/04;B61D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李德山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車輛 客艙 駕駛室 分隔 裝置 以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客運交通的軌道車輛的乘客艙與駕駛室的分隔裝置。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客運交通的軌道車輛。
背景技術
軌道車輛、例如西門子股份公司的生產年限為2010/2011的“Combino?Erfurt”中的軌道車輛通常在乘客艙中具有用于進入駕駛室的門并且在乘客艙和駕駛室之間的分隔裝置中具有多個用于觸到駕駛室中的儀器的活門。此外,在分隔裝置中還能夠設有用于乘客艙和駕駛室之間的通視性的窗。在緊急情況下,僅通過分隔裝置中的門從駕駛室到達乘客艙。分隔裝置通常設計成分隔壁。
實用新型內容
因此,本實用新型基于下述目的,提出一種分隔裝置,所述分隔裝置改進駕駛室的可進入性。
所述目的通過一種客運交通的軌道車輛的乘客艙與駕駛室的分隔裝置來實現,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裝置包括用于人員通行的至少兩個門。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客運交通的軌道車輛,所述軌道車輛包括本文中所述的分隔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方案和設計方案在下文中得出。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客運交通的軌道車輛包括乘客艙和駕駛室之間的至少一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分隔裝置,所述分隔裝置根據本實用新型包括至少兩個適合于人員通行的門。
按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分隔裝置的一個改進方案,門至少部分地構造成是透明的。所述門尤其包括由透明材料、例如玻璃制成的門,所述?門因此尤其基本上無接縫地制成。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改進方案中,在門中設置有抗反射部。此外,能夠設置門的色調。抗反射部和/或色調在此能夠通過減少反射的或涂色的覆層實現,例如也能夠通過施加在門上的薄膜實現。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的另一改進方案提出,在門中設置有至少單側不透明的、尤其是涂黑的區域,以便從乘客艙起遮蓋駕駛室中的儀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改進方案,可以適當地借助安全錘打碎門。對此,所述門尤其是由適合于此的材料、例如玻璃制成。
改進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分隔裝置包括三個門。
通過兩個或更多個門使駕駛者變得安全,因為所有的門能夠用作為駕駛者進入乘客艙的緊急出口。此外,門為位于駕駛室中的儀器提供全面的維修通道,通過門的透明性,駕駛者獲得關于乘客艙的增大的概覽并且乘客通過大范圍地看到駕駛室和位于駕駛室之前的路線而具有主觀上提高的安全感。通過色調或卷簾避免眩光。
改進地,至少兩個門具有基本上同樣大的寬度和高度。
根據另一個改進方案,門安裝在共同的框架中。此外,框架具有附加的擋板(Blende)用于將分隔裝置連接到軌道車輛的車廂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形式,所述門基本上是同樣大的。
根據另一個改進方案,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分隔裝置具有弧形的、尤其是正弦形的、尤其在中部呈拱形的輪廓,尤其是朝向乘客艙具有這些輪廓。這除了美觀的原因之外還帶來提高的機械穩定性。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允許大量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根據下面的附圖來詳細闡述,在附圖中分別示出設計方案實例。附圖中的相同的元件設有相同的附圖標記。
圖1立體地示出從乘客艙來觀察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分隔裝置,
圖2立體地示出從駕駛室來觀察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分隔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從乘客艙觀察三維地示出具有三個門2、3和4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分隔裝置1。分隔裝置沿朝向乘客艙的方向在中部呈拱形。在橫向于垂直軸線的剖面中,分隔裝置可以具有波浪形的或正弦形的輪廓。兩個外部的門2和4與中部的門3相比在此略寬。
所有的門2、3和4安裝在共同的框架5中。在此為所謂的單開門。門2、3和4,也常常稱作為門板或門扇,借助于折葉6可轉動地固定在門框5上。所述門在乘客艙側具有門把手8,以便簡化門的打開。然而在緊急情況下,門2、3和4可借助安全錘破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門子公司;,未經西門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900003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