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換熱器和空調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80080610.0 | 申請日: | 2013-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837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明(設計)人: | 東井上真哉;石橋晃;岡崎多佳志;伊東大輔;松井繁佳;宇賀神裕樹;米田典宏;望月厚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8F9/02 | 分類號: | F28F9/02;F25B41/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嚴鵬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熱器 空調 裝置 | ||
1.一種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具備:
換熱部,所述換熱部設置有多段制冷劑流路,所述制冷劑流路使 從一方的端部流入的制冷劑在第一折返部折返,并從與所述一方的端 部并排設置的另一方的端部流出,以及
分配合流部,所述分配合流部形成有分配流路和合流流路,所述 分配流路與所述換熱部連接,使所述制冷劑向多個所述一方的端部分 配并流入,所述合流流路使從多個所述另一方的端部流出的所述制冷 劑合流,
所述分配合流部分開地具有:
第一集管,所述第一集管形成有所述分配流路,不形成有所述合 流流路;以及
第二集管,所述第二集管與所述第一集管并排設置,形成有所述 合流流路,不形成有所述分配流路,
所述第一集管和所述第二集管中的至少一方是層疊型集管,所述 層疊型集管是形成有局部流路的板狀部件以所述局部流路相互連通的 方式層疊多個從而形成所述分配流路或所述合流流路的層疊型集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換熱部是蒸發器的情況下,
所述第一集管是所述層疊型集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換熱部是蒸發器的情況下,
所述第一集管與所述第二集管相比配設于上風側。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換熱部是蒸發器的情況下,
所述分配流路是反復地將一個流路分支成兩個流路的分配流路。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換熱部是冷凝器的情況下,
所述第二集管是所述層疊型集管。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換熱部是冷凝器的情況下,
所述第二集管與所述第一集管相比配設于上風側。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換熱部是冷凝器的情況下,
所述合流流路是反復地將兩個流路合流成一個流路的合流流路。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集管和所述第二集管以沿著在所述換熱部與所述制冷劑 換熱的流體的通過方向的方式并排設置。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劑流路使在所述第一折返部折返的所述制冷劑在第二折 返部折返,使在所述第二折返部折返的所述制冷劑在第三折返部折返, 并從所述另一方的端部流出。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換熱部有多個,
所述層疊型集管設置于多個所述換熱部中的每一個,
多個所述層疊型集管與分配器連接,所述分配器在流路的一部分 配設有毛細管。
11.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
具備配設于所述換熱部的重力方向的上方的另外的換熱部,
在所述另外的換熱部是蒸發器的情況下,
從所述第一集管流出的所述制冷劑的溫度比在所述換熱部與所述 制冷劑換熱的流體的溫度高,
從所述第二集管流出的所述制冷劑流入所述另外的換熱部。
12.一種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備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8061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