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粘扣帶成形裝置和其動作方法、以及粘扣帶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80322.5 | 申請日: | 2013-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3647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杉本篤紀;梅川道;大導寺正史 | 申請(專利權)人: | YKK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44B18/00 | 分類號: | A44B18/00;B29C43/22;B29C43/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粘扣帶 成形 裝置 動作 方法 以及 制造 | ||
本發明提供粘扣帶成形裝置和其動作方法、以及粘扣帶的制造方法。該粘扣帶成形裝置(100)具有由第1支承結構體(50)和第2支承結構體(80)對模具輥(10)的第1端側(13)和與第1端側(13)相反的第2端側(16)以該第1端側(13)和該第2端側(16)能夠旋轉的方式進行軸支承的結構,該模具輥(10)在周面(11)上設有粘扣帶(900)的卡合元件(910)的成形用的多個成形模腔(12)。該粘扣帶成形裝置設有用于使第1支承結構體(50)進退的第1直線驅動部件(30)和用于使第2支承結構體(80)進退的第2直線驅動部件(60),在此,能夠對應于第1直線驅動部件(30)和第2直線驅動部件(60)中的至少一者的工作,在模具輥(10)的第1端側(13)和第2端側(16)之間的范圍內,調整模具輥(10)與擠出噴嘴(450)的接近程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粘扣帶成形裝置和其動作方法、以及粘扣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在專利文獻1中,根據該文獻的圖1和圖2可知,公開了一種將模具輪2與擠出噴嘴1接近配置,在擠出噴嘴1和模具輪2之間連續地成形粘扣帶,并由牽引輥6、7輸出該粘扣帶的構造。如該文獻的圖3所示,模具輪2是環狀板材沿著旋轉軸線層疊而構成的。
在專利文獻2中,如該文獻的圖1所示,公開了一種向壓力輥2和模具輥1之間供給樹脂而進行成形的結構,在模具輥1的下方配置載荷輥3,能夠利用壓力輥2和載荷輥3調整所施加的載荷。在該文獻的圖13和圖13a~13c中公開了這樣的內容:針對壓力輥2,利用左右的滾珠絲杠使壓力輥2的軸線相對于模具輥1的軸線傾斜,由此沿著模具輥1提供更均勻的輥隙(參照說明書第30頁的下數第13行~第31頁的上數第17行)。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17469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02-514141號公報
發明內容
存在這樣的情況:擠出機的擠出噴嘴和模具輥之間的相對位置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變動,所要成形的粘扣帶的基片部的厚度發生變動。
本發明的一技術方案的粘扣帶成形裝置100,其中,第1支承結構體50和第2支承結構體80對模具輥10的第1端側13和與所述第1端側13相反的第2端側16以該第1端側13和該第2端側16能夠旋轉的方式進行軸支承,該模具輥10在周面11上設有粘扣帶900的卡合元件910的成形用的多個成形模腔12。粘扣帶成形裝置100包括驅動部件,該驅動部件用于使所述模具輥10和擠出噴嘴450之間的關系處于所述模具輥10相對于擠出噴嘴450進退,該驅動部件通過使所述模具輥10朝向所述擠出噴嘴450的擠出口490的前進而在所述模具輥10的所述周面11和所述擠出噴嘴450的相對面之間形成所述粘扣帶900的基片部910的成形空間。所述驅動部件包含用于使所述第1支承結構體50進退的第1驅動部件30和用于使所述第2支承結構體80進退的第2驅動部件60,在此,能夠對應于所述第1驅動部件30和所述第2驅動部件60中的至少一者的工作,在所述模具輥10的所述第1端側13和所述第2端側16之間的這段范圍,調整所述模具輥10與所述擠出噴嘴450的接近程度。
優選的是,在所述第1驅動部件30是用于使所述第1支承結構體50直線進退的第1直線驅動部件30,所述第2驅動部件60是用于使所述第2支承結構體80直線進退的第2直線驅動部件60的情況下,所述第1直線驅動部件30和所述第2直線驅動部件60各自包含能夠使螺母36、66沿著絲杠軸35、65移動的滾珠絲杠34、64、和用于產生向所述滾珠絲杠34、64的所述絲杠軸35、65傳遞的扭轉力的驅動源31、6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YKK株式會社,未經YKK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8032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