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減振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79559.1 | 申請日: | 2013-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5616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1 |
| 發明(設計)人: | 上原弘樹;赤坂裕三;緒方誠;藤井友晴;吉村佳也;瀨上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株式會社艾科賽迪 |
| 主分類號: | F16F15/123 | 分類號: | F16F15/123;F16F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振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減振器裝置,該減振器裝置設置于車輛的驅動傳遞系統等中,具有用于支承用作吸收扭轉振動的螺旋彈簧的彈簧座。
背景技術
以往,在有發動機驅動力輸入的減振器裝置中,公知有具有在內部帶有芯骨的樹脂制的彈簧座作為用于支承螺旋彈簧的彈簧座的減振器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該以往的減振器裝置在第一旋轉體和第二旋轉體之間沿著圓周方向夾設有多個螺旋彈簧,各螺旋彈簧的兩端部借助彈簧座支承于各旋轉體。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49007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在上述的現有技術中,作為螺旋彈簧,使用剛性高到某種程度的螺旋彈簧,即使在旋轉體旋轉時有離心力作用,螺旋彈簧也難以在裝置外徑方向上發生變形并且該變形受到彈簧座的遮檐部限制。
然而,由于減振器裝置的扭轉振動的吸收特性的設定不同,在謀求減振器裝置的低剛性化而使用彈性模量相對較低的彈簧作為螺旋彈簧的情況下,將會產生以下問題。
在謀求了螺旋彈簧的低剛性化的情況下,螺旋彈簧在兩個旋轉體旋轉時向裝置外徑方向的變形量變得相對較大。而且,這樣一來,在螺旋彈簧向裝置外徑方向變形時,螺旋彈簧的端部與支承部的接觸角度發生變化,從而在兩者上產生摩擦。
如果反復進行該摩擦,將會在形成支承部的樹脂上產生磨耗。
本發明著眼于上述問題而做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謀求抑制樹脂制的彈簧座的支承部的磨耗的減振器裝置。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減振器裝置的特征在于,
用于對在第一旋轉體和第二旋轉體之間沿著圓周方向夾設的螺旋彈簧支承的、在內部具有芯骨部件的樹脂制的彈簧座具有支承所述螺旋彈簧的支承部,
所述芯骨部件在所述支承部處具有沿著彈簧支承面設置的支承部芯骨部件,并且,在所述彈簧支承面的相對于所述螺旋彈簧滑動的部分上設置有使所述支承部芯骨部件以能夠與所述螺旋彈簧抵接的方式暴露的芯骨暴露部。
發明的效果
在本發明中,在彈簧支承面的相對于螺旋彈簧滑動的部分上設置有使支承部芯骨部件以能夠與螺旋彈簧抵接的方式暴露的芯骨暴露部。因此,與未設置芯骨暴露部的彈簧支承面相比,能夠抑制螺旋彈簧變形時的彈簧支承面的樹脂部分的磨耗。
此外,對于彈簧支承面的除芯骨暴露部以外的部分而言,因為支承部芯骨部件被樹脂覆蓋,所以能夠抑制螺旋彈簧和彈簧座的相對移動時的摩擦阻力而提高耐久性。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方式1的減振器裝置的縱向剖視圖。
圖2是實施方式1的減振器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表示實施方式1的減振器裝置的主要部件的剖視圖,表示在轂襯和中間盤的端面位置剖切彈簧座的狀態。
圖4A是表示實施方式1的減振器裝置的主要部件的主視圖,表示沒有離心力作用于螺旋彈簧的狀態。
圖4B是表示實施方式1的減振器裝置的主要部件的主視圖,表示有離心力作用于螺旋彈簧而向裝置外徑方向發生了變形的狀態。
圖5是實施方式1的減振器裝置的第2彈簧座的立體圖。
圖6是從所述第2彈簧座的裝置內徑方向向裝置外徑方向觀察而得到的仰視圖。
圖7A是實施方式1的減振器裝置的作用說明圖,表示從裝置軸向觀察在螺旋彈簧向裝置外徑方向發生了變形的狀態下在裝置軸向存在輸入時的主要部件的狀態。
圖7B是實施方式1的減振器裝置的作用說明圖,表示從圖7A所示的工作時的內徑方向向外徑方向觀察的狀態。
圖7C是實施方式1的減振器裝置的作用說明圖,表示在螺旋彈簧未向裝置外徑方向發生變形的狀態下在裝置軸向存在輸入時的從外徑方向向內徑方向觀察的狀態。
圖8表示用于說明實施方式1的減振器裝置的作用的比較例的動作的圖。
圖9表示實施方式1的減振器裝置的第1彈簧座的夾持用突起的安裝結構,是從裝置內徑方向向裝置外徑方向觀察而得到的仰視圖。
圖10A是表示芯骨暴露部的變形例作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的圖,是從沿著彈簧中心軸線的方向觀察支承部而得到的主視圖。
圖10B是表示芯骨暴露部的變形例作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的圖,是從沿著彈簧中心軸線的方向觀察支承部而得到的主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株式會社艾科賽迪,未經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株式會社艾科賽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795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級減壓裝置以及鍋爐
- 下一篇:緩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