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裝置及其亮度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80079289.4 | 申請日: | 2013-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931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13 |
| 發明(設計)人: | 樸成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LG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9G3/3225 | 分類號: | G09G3/3225;G09G5/1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謝麗娜;夏凱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裝置 及其 亮度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顯示裝置以及用于控制顯示裝置的亮度的方 法。
背景技術
平板顯示器的示例包括液晶顯示器(LCD)、等離子顯示面板 (PDP)、有機發光顯示器和電泳顯示器(EPD)。液晶顯示器通過基于 數據電壓控制施加到液晶分子的電場來顯示圖像。隨著加工技術和驅 動技術的發展,有源矩陣液晶顯示器具有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性能的 優點。因而,有源矩陣液晶顯示器是最廣泛使用的顯示裝置,被應用 到包括小的移動設備和大型電視機的幾乎所有顯示裝置。
因為有機發光顯示器是自發射裝置,其具有低功耗和比需要背光 單元的液晶顯示器外形更薄的優點。并且,有機發光顯示器具有視角 寬和響應時間快的優點。因而,有機發光顯示器已經擴展其市場同時 與液晶顯示器競爭。
有機發光顯示器的每個像素包括具有自發射結構的有機發光二極 管(OLED)。如圖1所示,OLED包括有機復合層,諸如堆疊在陽極 和陰極之間的空穴注入層HIL、空穴傳輸層HTL、發射層EML、電子 傳輸層ETL和電子注入層EIL。有機發光顯示器利用以下現象再現輸 入圖像,其中當電子和空穴通過電流在熒光或磷光有機薄膜中流動而 被結合在OLED的有機層中時OLED發光。
有機發光顯示器取決于發光材料、發光方式、發光結構、驅動方 法等而被不同地分類。有機發光顯示器取決于發光方式可以被分成熒 光發射型和磷光發射型,并且取決于發光結構可以被分成頂部發射型 和底部發射型。并且,有機發光顯示器取決于驅動方法可以被分成無 源矩陣OLED(PMOLED)型和有源矩陣OLED(AMOLED)型。
有必要降低非常影響功耗的屏幕的亮度,以便有效地降低顯示裝 置的功耗。通過用于降低屏幕的亮度的簡單方法可以降低功耗,但是 圖像質量可能降級。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能夠使圖像的質量降低最小化并且降低功耗 的、顯示裝置和用于控制顯示裝置的亮度的方法。
技術解決方案
在一方面,存在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包括:平均圖像電 平(APL)計算器,該APL計算器被配置成計算輸入圖像的APL并輸 出輸入圖像的APL和APL曲線數據;亮度調節器,該亮度調節器包括 兩個亮度調節單元,該兩個亮度調節單元響應于通過用戶接口的用戶 輸入而被啟用,亮度調節器調節APL曲線數據;數據調制器,該數據 調制器被配置成使用限定在通過亮度調節器調節的APL曲線數據中的 亮度來調制輸入圖像的數據;以及顯示面板驅動電路,該顯示面板驅 動電路被配置成將來自數據調制器的數據寫在顯示面板上并在顯示面 板上再現輸入圖像。
在另一方面,存在一種用于控制顯示裝置的亮度的方法,該方法 包括:計算輸入圖像的平均圖像電平(APL);調節APL曲線數據;使 用限定在所調節的APL曲線數據中的亮度來調制輸入圖像的數據;以 及將所調制的數據寫在顯示面板上以在顯示面板上再現輸入圖像。
有利效果
本發明的實施例使用用戶接口選擇性地設置至少一個亮度調節單 元,該至少一個亮度調節單元考慮顯示裝置的圖像質量適當地降低顯 示在顯示面板上的顯示圖像的亮度。作為結果,本發明的實施例能使 顯示裝置的圖像質量的降低最小化并能降低功耗。
附圖說明
圖1示出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結構和發射原理;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器的框圖;
圖3是圖2中所示的像素的等效電路圖;
圖4是主機系統的圖形控制器的框圖;
圖5是詳細示出圖4中所示的亮度調節器的框圖;
圖6至圖8示出用于調節亮度的方法的各種示例;
圖9示出以規則的間隔位于APL曲線上的平均圖像電平(APL) 點;
圖10示出通過在圖4和圖5中所示的亮度調節器調節的APL曲 線;
圖11是示出基于APL曲線調節的顯示圖像的亮度的曲線圖;
圖12是示出圖5中所示的第一亮度調節單元的操作的流程圖;
圖13示出取決于用戶接口的輸入亮度調節的顯示圖像的亮度;
圖14示出以圖片聲音模式限定的顯示圖像的最大亮度;
圖15是示出圖5中所示的第二亮度調節單元的操作的流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LG電子株式會社,未經LG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7928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列車車速模擬裝置
- 下一篇:一種車道偏離警示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