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交通需要控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80077376.6 | 申請日: | 2013-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776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02 |
| 發明(設計)人: | 加藤學;藤原正康;奧出真理子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B61L27/00 | 分類號: | B61L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范勝杰;文志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通 需要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交通需要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本技術領域的背景技術,具有日本特開2009-61984號公報(專利文 獻1)。在該公報中記載為:在對象站即A站出現的旅客R在向預定的B站 的移動路徑發生運行中斷的情況下,選擇(1)直接等待運行重新開始的“等 待”、(2)選擇繞過運行中斷區間的迂回路徑的“迂回”中的任意一個行動, 但根據Logit模型即路徑選擇模型決定該選擇行動。即,以針對“迂回”的有 效Ua以及針對“等待”的有效Uu為基礎,計算迂回的選擇概率Pa,按照計 算出的選擇概率Pa選擇“迂回”或“等待”。
此外,具有日本特開2010-18221號公報(專利文獻2)。在該公報中記載 為:以假定的輸送故障為基礎,不進行運轉整理地生成對計劃運行圖進行修正 后的簡單預測運行圖來作為暫定運轉整理案,進行針對該暫定運轉整理案的旅 客流動模擬。作為旅客流動模擬的結果,得到按照暫定運轉整理案列車運行的 情況下的各旅客的行動實績等旅客流動推定結果和暫定運轉整理案的評價。接 著,以模擬結果為基礎,生成修正了暫定運轉整理案的不足地方的新的暫定運 轉整理案。之后,重復進行針對新的暫定運轉整理案的旅客流動模擬和修正了 暫定運轉整理案的不足地方的新的暫定運轉整理案的生成。然后,輸出重復生 成的暫定運轉整理案中的評價最“好”的暫定運轉整理案來作為運轉整理案。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6198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18221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在上述專利文獻1中,根據全部所需時間以及到運轉重新開始時間為止的 等待時間計算針對“迂回”的有效Ua以及針對“等待”的有效Uu,通過計 算迂回的選擇概率Pa來模擬旅客的迂回行動。另一方面,在本公知例子中, 沒有提供為了使選擇概率Pa成為預定值而設定全部所需時間以及到運轉重新 開始時間為止的等待時間的單元。因此,在運行圖混亂時,無法控制鐵路以使 “等待”旅客和“迂回”旅客分散,使鐵路的混雜分散。
此外,在上述專利文獻2中,模擬故障時的鐵路旅客流動,生成使旅客的 無效為最小的運行圖。但是,在本公知例子中,雖然能夠生成使選擇了該路徑 的旅客的無效為最小的運行圖,但難以控制旅客的流動以使整個鐵路網的負荷 最佳化。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混合存在多個交通手段的交通網中, 各交通手段成為所希望的利用概率的控制信息。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例如采用權利要求中記載的結構。
本申請包含多個解決上述課題的手段,例舉其中一例,具有:存儲部,其 存儲表示過去的運行狀況的運行狀況數據、表示旅客的交通手段的利用履歷的 旅客流動履歷以及成為旅客選擇交通手段時的判斷素材的控制變量;以及運算 處理部,其根據在所述存儲部中存儲的所述運行狀況數據以及所述旅客流動履 歷,與出發地或目的地對應起來求出旅客對每個交通手段的利用概率,所述運 算處理部求出指定的運行狀況下的各交通手段的利用概率成為預定值的所述 控制變量,并向管理交通的系統提供該控制變量。
發明效果
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在混合存在多個交通手段的交通網中,各交通手段成 為所希望的利用率的控制信息。
根據該控制信息,例如能夠進行交通工具的控制以使旅客分散到多個交通 手段或路線而不會使負荷集中于一個交通工具,因此作為包含鐵路或公交車在 內的整個城市交通能夠實現最佳的旅客流動。
通過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使上述以外的課題、結構以及效果變得更加明 確。
附圖說明
圖1是交通需要控制裝置的第1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2是路線數據表的例子。
圖3是地點信息數據表的例子。
圖4是說明區域和路線信息、地點信息的關系的圖。
圖5是運行圖信息數據表的例子。
圖6是運行故障、事故事例數據表的例子。
圖7是旅客流動履歷數據表的例子。
圖8是旅客流動推定部的處理順序的例子。
圖9是旅客流動推定部中的用于計算有效函數參數的輸入信息的例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7737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