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化合物、包含其的有機發光元件及包含有機發光元件的顯示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76919.2 | 申請日: | 2013-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4688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柳東完;許達灝;鄭成顯;洪振碩;金俊奭;柳東圭;李勝載;李韓壹;張洧娜;趙榮慶;蔡美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第一毛織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7D307/91 | 分類號: | C07D307/91;C07D333/76;C09K11/06;H01L5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張英;宮傳芝 |
| 地址: | 韓國慶***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化合物 包含 有機 發光 元件 顯示 器件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化合物、包含其的有機發光元件、以及包含有機發光元件的顯示器件。本發明提供了由式1表示的用于有機光電元件的化合物。
技術領域
公開了化合物、包含其的有機發光元件及包含有機發光元件的顯示器件(displaydevice)。
背景技術
有機光電器件(organic optoelectric device)是通過采用空穴或電子在電極和有機材料之間需要電荷交換的器件。
根據其驅動原理,有機光電器件可以分類如下。第一有機光電器件是如下驅動的電子器件:通過來自外部光源的光子在有機材料層中產生激子;將激子分離為電子和空穴;以及將電子和空穴轉移至不同的電極作為電流源(電壓源)。
第二有機光電器件是如下驅動的電子器件:將電壓或電流施加到至少兩個電極以將空穴和/或電子注入定位在電極界面處的有機材料半導體中,并且器件由注入的電子和空穴驅動。
有機光電器件的實例包括有機光電子器件(organic photoelectric device)、有機發光元件、有機太陽能電池、有機感光鼓(organic photo conductor drum)、有機晶體管等,其需要空穴注入或傳輸材料、電子注入或傳輸材料或發光材料。
特別地,由于對平板顯示器需求的增加使得有機發光元件(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近來已經吸引了關注。一般而言,有機發光是指電能轉化為光能。
這樣的有機發光元件通過將電流施加到有機發光材料而將電能轉化為光。它具有這樣的結構,其中功能性有機材料層插在陽極和陰極之間。有機材料層包括含有不同材料的多層,例如,空穴注入層(hole injection layer)、空穴傳輸層(hole transportlayer)、發光層(emission layer)、電子傳輸層(electron transport layer)、以及電子注入層(electron injection layer),以改善有機發光元件的效率和穩定性。
在這樣的有機發光元件中,當將電壓施加在陽極和陰極之間時,來自陽極的空穴和來自陰極的電子被注入到有機材料層并重新結合以產生具有高能量的激子。產生的激子產生具有一定波長的光,同時轉移至基態。
最近,已知除熒光發光材料外,磷光發光材料可以用作有機發光元件的發光材料。這樣的磷光材料通過將電子從基態傳輸到激發態,單線態激子通過系間跨越(intersystemcrossing)非輻射躍遷(transiting)至三線態激子,以及三線態激子躍遷至基態以發光。
如上所述,在有機發光元件中,有機材料層包括發光材料和電荷傳輸材料,例如空穴注入材料、空穴傳輸材料、電子傳輸材料、電子注入材料等。
根據發光顏色,將發光材料分類為藍色、綠色、以及紅色發光材料,并且黃色和橙色發光材料發光顏色接近自然色。
當將一種材料用作發光材料時,由于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得顏色純度降低或最大發光波長移向長波長,或由于發光淬滅效應(quenching effect)使得器件效率降低,因此,為了通過能量傳輸提高發光效率和穩定性以及改善顏色純度,包含主體/摻雜劑體系作為發光材料。
為了實現有機發光元件的優異性能,構成有機材料層的材料,例如空穴注入材料、空穴傳輸材料、發光材料、電子傳輸材料、電子注入材料和發光材料(如主體和/或摻雜劑)應當是穩定的并且具有良好的效率。然而,用于有機發光元件的形成有機材料層的材料的開發遠不令人滿意,因此,對于新型材料存在需要。對其他有機光電器件也需要開發這種材料。
低分子有機發光元件在真空沉積方法中被制造為薄膜,并且可以具有良好的效率和壽命性能。以噴墨涂覆方法或旋涂方法制造的聚合物有機發光元件具有低初始成本和大尺寸的優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第一毛織株式會社,未經第一毛織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7691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