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移動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1380076396.1 | 申請日: | 2013-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299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曜拾;安源基;張東洙;李銀芝;張龍熙;樸敬義;金容贊 | 申請(專利權)人: | LG電子株式會社;高麗大學校產學協力團 |
| 主分類號: | H04B1/40 | 分類號: | H04B1/40;H04B1/0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呂俊剛;劉久亮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 終端 | ||
1.一種移動終端,該移動終端包括:
殼體,所述殼體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中的控制部;
顯示器,所述顯示器聯接至所述殼體;
主電路板,所述主電路板安裝在所述控制部的預定部分中;
熱交換器,所述熱交換器具有鄰近所述主電路板布置的部分,多個微路徑從所述部分延伸到其它部分,所述微路徑中的每一個都連接至相鄰微路徑以形成閉環;以及
工作流體,所述工作流體被配置成在所述部分中吸熱并且在所述其它部分中散熱以被液化,所述工作流體被配置成沿著所述微路徑振動,
其中,氣態工作流體和液態工作流體被間歇地混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熱交換器是被配置成支承所述顯示器的背面的中間框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熱交換器是可拆卸地聯接至所述殼體的背面的后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熱交換器包括:
熱交換部,所述微路徑形成在所述熱交換部中;以及
注塑成型部,所述注塑成型部以雙注塑成型方法聯接至所述熱交換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微路徑形成蜿蜒結構,并且還包括被配置成連接所述蜿蜒結構的兩端的連接路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部分是所述移動終端的下部,并且所述其它部分是所述移動終端的上部,并且
所述微路徑在豎直方向上形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微路徑在所述移動終端的對角線方向上傾斜地形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微路徑的橫截面是矩形。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微路徑的水力直徑在500μm以上且在1000μm以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工作流體被注入所述微路徑中達體積的30%以上且70%以上。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工作流體的沸點是40℃以上且70℃以下。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工作流體是全氟碳(PFC)化合物。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該移動終端還包括:
振蕩器,所述振蕩器被配置成向所述熱交換器施加振動,其中,當所述移動終端的溫度為所述熱交換器的工作溫度或更高時,所述振蕩器被驅動。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振蕩器按照預定間隔被間歇地驅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LG電子株式會社;高麗大學校產學協力團,未經LG電子株式會社;高麗大學校產學協力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7639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