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導鞘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75268.5 | 申請日: | 2013-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7317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1 |
| 發明(設計)人: | 和田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爾茂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61M25/06 | 分類號: | A61M2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11256 | 代理人: | 楊宏軍,李文嶼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導鞘(introducer sheath)和其使用方法,尤其是涉及用于向生物體管腔內導入多個導管的導鞘和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醫療領域中,為了治療在血管、膽管、氣管、食道、尿道等生物體管腔內產生的病變部,利用能夠沿生物體管腔插入到病變部的導管。導管一般從對生物體進行穿刺而形成的進入點導入生物體管腔內。在進入點,配置導鞘(其內部具有腔),經由該導鞘而將導管導入于生物體管腔內。由此,在治療病變部時,能夠在導管和生物體組織之間不產生直接摩擦地將導管插入生物體管腔內。
近年來,生物體管腔內的病變部的治療方法復雜化,與此對應,也要求復合地進行導管的操作。例如,在治療在血管內產生的慢性完全閉塞(CTO)等時,有時將2根導管從病變部的兩側分別同時插入血管內,復合地操作2根導管而治療病變部。此時,為了將2根導管分別插入血管內,需要穿刺2處而形成各自的進入點,對被治療者而言造成較大負擔。
于是,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有用于將多個導管從1個進入點同時插入生物體管腔內的導管導入工具。該導管導入工具具有1個導鞘和多個轂部(hub),各自的轂部與導鞘的腔經由導入通路連通。由此,在多個轂部分別插入的多個導管被引導至1個導鞘內,經由導鞘內的腔而被導入生物體管腔內。因而,在被治療者僅形成1個進入點即可,能夠減輕被治療者的負擔。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94863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但是,導鞘的腔形成為能夠同時插入多個導管的大小,需要與該腔的大小相應而將導鞘的外周部也形成為大。因而,在使用比可插入導鞘的導管的根數少的根數的導管的情況下,例如即使在僅使用1根導管的情況下,導鞘的外周部也具有與使用所設定的根數的導管時相同的大小。對被治療者穿刺而形成的進入點與該導鞘的大小相應地形成,所以即使在以少的根數使用導管的情況下,也需要形成與使用所設定根數的導管的情況相同的大小的進入點,存在無用地形成較大進入點的問題。
本發明是為了消除這樣的現有的問題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夠以與插入生物體管腔內的導管的根數相應的大小形成進入點的導鞘和其使用方法。
以后,以具備2個腔以使能夠同時插入2根導管的導鞘為一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導鞘是用于向生物體管腔內導入多個導管的導鞘,具備:鞘主體,其具有以包含至少一部分的外周部的方式配置的變形部;在所述鞘主體內形成的主要腔;以及在所述鞘主體內形成為能夠擴張的副腔,所述變形部以與所述副腔的擴張相應地向外側擴開的方式變形。通過這樣地構成,能夠使導鞘的外周部的大小與被插入血管內的導管的根數而變化,所以無需將對被治療者進行穿刺而形成的進入點的大小無用地形成為較大,能夠減輕被治療者的負擔。
此處,優選,副腔以收縮成較小的形態形成于鞘主體內,通過內周面被向外側按壓而擴張。通過在將副腔收縮成較小的形態下形成于鞘主體內,能夠減小插管器的外周面的大小,能夠減輕將插管器插入血管內時向被治療者的負擔。另外,通過在副腔插入擴張器和/或球囊導管等這一簡單的作業,就能使副腔擴張。
另外,變形部也可以構成為與副腔的擴張相應地變形且保持副腔的擴張狀態。由此,副腔即使在用于副腔擴張的按壓被除去后也維持擴張狀態,所以容易將診斷用器具、治療用器具等通過導鞘而導入體腔內。
另外,優選,鞘主體具有配置在主要腔的周圍的剛性部,剛性部具有將主要腔保持為規定直徑的剛性。根據這樣的結構,能夠抑制在提高插管器的剛性而插入時插管器扭折等,并且即使使副腔擴張也能夠抑制對主要腔的直徑大小帶來影響。即,能夠設為主要腔始終不變形而僅副腔變形的結構。
此時,剛性部能夠配置成完全包圍主要腔的周圍。另外,剛性部配置成包圍主要腔與副腔的分界部以外的部分,分界部也能夠以與副腔的擴張相應而進入主要腔內的方式變形。
另外,也可以構成為,變形部具有以將所述副腔的至少一部分的內周部折疊的方式構成的折疊部,所述變形部以如下方式變形:通過與副腔的擴張相應而所述折疊部的折疊被開放、由此所述變形部向外側擴開。由此,能夠設定副腔擴張時的最大直徑,能夠使得在擴張時副腔的直徑不會增大到必要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爾茂株式會社,未經泰爾茂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7526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