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膜曝氣生物膜和厭氧消化池的廢水處理在審
| 申請號: | 201380073677.1 | 申請日: | 2013-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638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0 |
| 發明(設計)人: | P·L·科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用電氣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10 | 分類號: | C02F3/10;C02F3/2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劉林華;譚祐祥 |
| 地址: | 美國***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膜曝氣 生物膜 消化 廢水處理 | ||
技術領域
本說明書涉及廢水處理。
背景技術
常規的活性污泥廢水處理系統具有初級凈化器,其后為一個或更多個池,通過改變鼓泡至所述池內的空氣的含量,就可以使混合液在所述池中保持在需氧、缺氧或厭氧條件下。離開這些池的混合液在第二凈化器中處理,或者使用膜來處理,從而形成污水和活化污泥。其中的一些活化污泥循環至處理罐。在某些裝置中,其余的活化污泥會被增稠,并隨后與源自主凈化器的污泥一起傳送至厭氧消化池。
發明內容
廢水處理系統在本說明書中描述為具有第一固-液分離單元,膜曝氣生物膜(MABR)反應器和厭氧消化池。流入物,例如篩選的和除砂的城市污水流經第一固-液分離單元,到達MABR。源自第一固-液分離單元和MABR的污泥流至厭氧消化池。MABR優選地為混合反應器,其包含膜支撐生物膜和在池中的懸浮生物質,其后為帶有污泥循環的固-液分離單元。第一固-液分離單元優選為微篩。廢水處理系統還可包含曝氣池。
在本說明書中描述了一種廢水處理工藝,其中,廢水經處理以產生第一污泥和第一污水。第一污水與膜曝氣生物膜接觸,并經分離以形成第二污泥和第二污水。任選地,該分離步驟可以包含膜過濾。第一污泥和第二污泥的廢棄物部分以厭氧消化的方式來處理。第一污泥和第二污泥的廢棄物部分會將大部分的總懸浮固體和廢水的化學氧需求轉移至厭氧消化池。
附圖說明
圖1為第一廢水處理系統的工藝流程圖。
圖2為第二廢水處理系統的工藝流程圖。
圖3為第三廢水處理系統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廢水處理系統10。該系統10具有上游處理單元12、膜曝氣生物膜反應器(MABR)14和厭氧消化池16。上游處理單元12具有曝氣池18,其后為第一固-液分離裝置20。MABR14具有處理罐22,其后為第二固-液分離裝置24。可選擇地,該系統10還可以具有污泥脫水單元26。
圖2示出第二廢水處理系統30。第二系統30具有如上所列的用于系統10的部件,并在上游處理單元12中具有第三固-液分離裝置32。然而,不像系統10,第一固-液分離裝置20位于曝氣池18的上游。第三固-液分離裝置32位于曝氣池18的下游,但是位于MABR14的上游。
圖3示出第三廢水處理系統70。第三廢水處理系統70具有在上面列出的用于系統10的部件,并可選地具有缺氧池19。然而,不像系統10,第一固-液分離裝置20位于曝氣池18的上游。不像第二系統30,不存在第三固-液分離裝置32。然而,將如在下文進一步描述的,MABR14中的第二固-液分離裝置24與曝氣池18相互配合,并還可被認為是上游處理單元12的一部分。備選地或者另外地,曝氣池18和任何的缺氧池19可被認為是MABR14的一部分。
合適的管道、入口和出口允許液體流至系統10、30和70,由其流出和在其中流動。流入物52可以是城市污水或其它類型的原廢水。在作為預處理廢水進入系統10、30、70之前,流入物52優選經過一個或更多個預處理步驟(未示出)。例如,流入物52可被篩選或去砂,或者二者。篩選可以使用粗孔篩來完成,其例如具有在3至6mm的范圍中的開口。去砂可例如在渦旋單元中完成。
第一固-液分離單元20優選為微篩,備選地,其稱為微篩機或者微濾器。微篩通過使用良好地限定的孔口(典型地為薄片形式的材料)操作以阻擋顆粒。該材料可以是環形帶、轉筒或轉盤的形式。該孔口典型地具有在10-1000微米、或者50-350微米的范圍中的尺寸,對于非圓形的開口來說,作為相等面積的圓的直徑測得。商用示例包括Salsnes或M2R的旋轉帶篩,Estuagua的轉盤過濾器和PassavantGeiger的轉筒過濾器。
用于第二固-液分離單元24的裝置類型并不是關鍵的。盡管圖1示出作為膜過濾器的第二固-液分離裝置24,同時圖2和3示出重力沉降槽,任一種類型的裝置或者另一合適的固-液分離裝置均可在任何系統10、30、70中使用。
用于第三固-液分離單元32的裝置類型也不是關鍵的。在如圖2所示的第二系統30中,第三固-液分離單元32為重力沉降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用電氣公司,未經通用電氣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736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