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頻帶天線和無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68613.2 | 申請日: | 2013-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8529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園田龍太;井川耕司;佐山稔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AGC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Q5/10 | 分類號: | H01Q5/10;H01Q5/328;H01Q9/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頻帶 天線 無線 裝置 | ||
本發明的多頻帶天線的特征在于,具備:與饋電點連接的饋電元件;輻射元件,其與上述饋電元件分離配置,通過與上述饋電元件進行電磁場耦合而被饋電,作為輻射導體發揮功能;接地平面;以及無饋電元件,其與上述輻射元件接近,經由電抗元件與上述接地平面連接,其中,上述電抗元件具有使多頻帶天線以上述輻射元件的諧振模式的諧振頻率以外的頻率匹配的電抗。上述電抗元件例如具有使多頻帶天線以上述輻射元件的基本模式的諧振頻率與二次模式的諧振頻率之間的頻率匹配的電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輻射元件以基本模式的諧振頻率的整數倍進行諧振的多頻帶天線以及無線裝置。
背景技術
在專利文獻1、2中,提出了利用輻射元件以基本模式的諧振頻率的整數倍進行諧振的高次模式的多頻帶天線。另一方面,在專利文獻3中,公開了在利用高次模式的多頻帶天線中分別獨立地調整各諧振模式的諧振頻率下的頻帶寬度的技術。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9-51090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09-538049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表2009-510900號公報
發明內容
然而,在利用高次模式的現有的多頻帶天線中,難以在抑制對原來的各諧振模式的諧振特性產生的影響的狀態下在這些諧振模式中的各個諧振頻率之間附加新的諧振特性。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頻帶天線和無線裝置,其能夠在抑制對原來的各諧振模式的諧振特性產生的影響的狀態下附加新的諧振特性。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多頻帶天線和無線裝置,其具備:
與饋電點連接的饋電元件;
輻射元件,其與上述饋電元件分離配置,通過與上述饋電元件進行電磁場耦合而被饋電,該輻射元件作為輻射導體發揮功能;
接地平面;以及
無饋電元件,其與上述輻射元件接近,經由電抗元件與上述接地平面連接,
其中,上述電抗元件具有使多頻帶天線以上述輻射元件的諧振模式的諧振頻率以外的頻率匹配的電抗。
根據本發明,能夠在抑制對原來的各諧振模式的諧振特性產生的影響的狀態下附加新的諧振特性。
附圖說明
圖1是一個實施方式的多頻帶天線的分析模型的立體圖。
圖2是示意地表示一個實施方式的多頻帶天線的各結構的位置關系的圖。
圖3是電抗元件只具有電感元件時的多頻帶天線的S11特性圖(L5=3.95mm,電感=10nH~80nH)。
圖4是電抗元件只具有電感元件時的多頻帶天線的S11特性圖(L5=5.95mm,電感=8nH~80nH)。
圖5是電抗元件只具有電感元件時的多頻帶天線的S11特性圖(L5=10.95mm,電感=6nH~100nH)。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用于分析多頻帶天線1的動作的計算機上的模擬模型的立體圖。使用了Microwave Studio(注冊商標)(CST公司)作為電磁場模擬器。多頻帶天線1是具備饋電元件21、輻射元件22、接地平面42、無饋電元件23的利用高次模式的多頻帶天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AGC株式會社,未經AGC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686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