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有拒水性透明被膜的基材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67551.3 | 申請日: | 2013-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701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26 |
| 發明(設計)人: | 箱嶋夕子;松田政幸;村口良;江上和孝;小柳嗣雄;熊澤光章;吉田聰;俵迫祐二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揮觸媒化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32B9/00 | 分類號: | B32B9/00;B32B3/30;C03C17/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馮雅;胡燁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水性 透明 基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帶有拒水性透明被膜的基材,其特征在于,
由基材、和該基材表面的拒水性透明被膜構成,
所述拒水性透明被膜由包含無機氧化物微粒的無機氧化物微粒層、和該無機氧化物微粒層上的保護涂層構成,拒水性透明被膜表面具有凹凸結構,該凸部的平均高度(TF)在30~500nm的范圍,平均凸部間距離(間距寬度)(WF)在50~1000nm的范圍,
與水的接觸角在130~180°的范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拒水性透明被膜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高度(TF)和所述平均凸部間距離(WF)的比值(TF)/(WF)在0.1~10的范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拒水性透明被膜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結構的凸部的表面還具有微細凹凸,該微細凸部的平均高度(TFF)在3~50nm的范圍,平均凸部間距離(WFF)比所述凸部的平均凸部間距離(WF)小,且在3~50nm的范圍。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拒水性透明被膜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氧化物微粒層包含粘結材料。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有拒水性透明被膜的基材,其特征在于,在將所述無機氧化物微粒層中的無機氧化物微粒記作氧化物(1),將粘結材料記作氧化物(2)時,所述粘結材料的含量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氧化物(1)以氧化物(2)計在1~200重量份的范圍。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拒水性透明被膜的基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材和所述無機氧化物微粒層之間具有底涂層。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拒水性透明被膜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氧化物微粒的形狀是板狀、纖維狀、鏈狀、金平糖狀、簇狀、葵花狀中的任意一種以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帶有拒水性透明被膜的基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狀無機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粒徑(DP)在10~300nm的范圍,平均厚度(TP)在1~60nm的范圍,平均粒徑(DP)和平均厚度(TP)的比值(DP)/(TP)在1.5~50的范圍,
所述纖維狀無機氧化物微粒的平均長度(LF)在10~500nm的范圍,平均粒子寬度(WF)在1~100nm的范圍,平均長度(LF)和平均粒子寬度(WF)的比值(LF)/(WF)在1.5~50的范圍,
所述鏈狀無機氧化物微粒是平均粒徑(DC)在5~50nm的范圍的2~100個一次微粒以鏈狀連結而成的微粒,平均長度(LC)在20~500nm的范圍,平均長度(LC)和平均粒徑(DC)的比值(LC)/(DC)在2~50的范圍,
所述金平糖狀粒子是在無機氧化物粒子的表面具有疣狀突起的無機氧化物粒子,通過圖像分析法測定的平均粒徑(DA)在10~150nm的范圍,
所述簇狀粒子是平均粒徑(DB1)在10~150nm的范圍的無機氧化物粒子一次粒子的集合體粒子(二次粒子),該二次粒子的平均粒徑(DB2)在20~500nm的范圍,
所述葵花狀粒子是由被覆用無機氧化物微粒(B)被覆基體用無機氧化物粒子(A)的表面而得的無機氧化物粒子,所述基體用無機氧化物粒子(A)是球狀粒子,平均粒徑(DA)在40~600nm的范圍,所述被覆用無機氧化物微粒(B)的平均粒徑(DB)在4~60nm的范圍。
9.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帶有拒水性透明被膜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狀無機氧化物微粒是板狀氧化鋁微粒或板狀二氧化硅和氧化鋁微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揮觸媒化成株式會社,未經日揮觸媒化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6755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其中包含隨機分布縮孔的手性液晶聚合物層或圖案
- 下一篇:緩沖微囊組合物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