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制造裝置和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80066009.6 | 申請日: | 2013-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713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26 |
| 發明(設計)人: | 窪田千惠美;石原昌作;菊池廣;高原洋一;西龜正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H01M10/058 | 分類號: | H01M10/058;H01M4/139;H01M4/62;H01M10/0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鐘晶;李家浩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鋰離子 二次 電池 制造 裝置 方法 | ||
1.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制造裝置,具有:
將包含正極或者負極的活性物質、粘合劑、固化劑、和第1溶劑的漿料狀電極材料涂布于集電箔表面的涂布部;
使固化液與涂布于所述集電箔表面的所述漿料狀電極材料接觸,從而使所述漿料狀電極材料固化的固化室;以及
將所述固化室中被固化的所述電極材料所含的液體成分除去而將所述電極材料干燥的干燥室,
所述固化室具有固化液接觸機構,所述固化液接觸機構將沿著與所述集電箔運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所述固化液的接觸寬度規定在涂布于所述集電箔表面的所述漿料狀電極材料的寬度以上、且在所述集電箔的集電片安裝位置以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制造裝置,所述固化液接觸機構為噴霧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制造裝置,
所述噴霧嘴的噴霧區域中所述固化液的流量分布具有均等流量分布,
成為所述噴霧嘴中心流量的50%流量的位置在涂布于所述集電箔表面的所述漿料狀電極材料的寬度的末端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制造裝置,
在所述噴霧嘴與所述集電箔之間設有規定所述噴霧嘴的噴霧區域的噴霧掩模。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制造裝置,
所述噴霧掩模具有傾斜部和用于將附著于所述傾斜部表面的過量的所述固化液排出的排出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制造裝置,所述傾斜部內置加熱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制造裝置,
作為運送所述集電箔的運送系統,具有與所述集電箔表面接觸的接觸式輥筒運送系統。
8.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
(a)將至少包含正極或者負極的活性物質、粘合劑、固化劑、和第1溶劑的漿料狀電極材料涂布于集電箔表面的工序;
(b)使固化液與涂布于所述集電箔表面的所述漿料狀電極材料接觸,從而使所述漿料狀電極材料固化的工序;以及
(c)將被固化的所述電極材料所含的液體成分除去而將所述電極材料干燥的工序,
在所述(b)工序中,將沿著與所述集電箔運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所述固化液的接觸寬度設為涂布于所述集電箔表面的所述漿料狀電極材料的寬度以上、且在所述集電箔的集電片安裝位置以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制造方法,
所述第1溶劑為以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亞砜、碳酸亞丙酯、二甲基甲酰胺、γ-丁內酯為代表的非質子性極性溶劑或者包含這些物質中的2種以上的混合液。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制造方法,
所述固化液包含第2溶劑,所述第2溶劑具有不溶解所述漿料狀電極材料所含的所述固化劑的性質和與所述漿料狀電極材料所含的所述第1溶劑互溶的性質。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制造方法,
所述第2溶劑為以水、乙醇、異丙醇、乙酸為代表的質子性溶劑或者包含這些物質中的2種以上的混合液。
12.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制造方法,
所述漿料狀電極材料進一步包含導電助劑。
13.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制造方法,
所述粘合劑為聚偏氟乙烯系聚合物、橡膠系聚合物、或者它們的混合物。
14.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制造方法,
所述粘合劑兼用作所述固化劑。
15.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通過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裝置或者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6600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