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在支持多天線的無線通信系統中反饋信道狀態信息的方法及其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64282.5 | 申請日: | 2013-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5490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明(設計)人: | 金榮泰;樸鐘賢;金沂濬;金亨泰 | 申請(專利權)人: | LG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W24/10 | 分類號: | H04W24/10;H04B7/2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謝麗娜;夏凱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持 天線 無線通信 系統 反饋 信道 狀態 信息 方法 及其 設備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無線通信系統中通過終端反饋信道狀態信息的方法。詳細地,該方法包括反饋子帶信道質量指示(CQI)和子帶預編譯矩陣索引(PMI)的步驟,其中用于子帶CQI的第一子帶大小和用于子帶PMI的第二子帶大小被不同地設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線通信系統,并且更加具體地,涉及一種在支持多天線的無線通信系統中反饋信道狀態信息的方法及其設備。
背景技術
作為本發明可適用于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示例,簡要地描述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長期演進(3GPP LE)(在下文中,被稱為“LTE”)通信系統。
圖1是示意性地示出作為示例性的無線電通信系統的E-UMTS的網絡結構的圖。演進的通用移動電信系統(E-UMTS)是傳統通用移動電信系統(UMTS)的演進版本,并且其基本的標準化當前在3GPP進行中。E-UMTS可以稱為LTE系統。對于UMTS和E-UMTS的技術規范的細節,能夠參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Radio Access Network(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技術規范組無線電接入網絡)”的版本7和版本8。
參考圖1,E-UMTS包括用戶設備(UE)、演進的節點B(e節點B或者eNB)、和接入網關(AG),該接入網關(AG)位于演進的通用移動電信系統(E-UMTS)的末端并且被連接到外部網絡。eNB可以同時傳送用于廣播服務、多播服務和/或單播服務的多個數據流。
每個eNB存在一個或多個小區。小區被配置成使用1.44、3、5、10、15和20MHz帶寬中的一個,以給多個UE提供下行鏈路(DL)或者上行鏈路(UL)傳輸服務。不同的小區可以被配置成提供不同的帶寬。eNB控制到多個UE的數據傳輸和來自于多個UE的數據接收。關于下行鏈路(DL)數據,eNB傳送DL調度信息以通知相對應的UE在要被傳送的數據內的時間/頻率域、編譯、數據大小和混合自動重復和請求(HARQ)相關的信息。另外,關于UL數據,eNB將UL調度信息傳送到相對應的UE以通知UE可用的時間/頻率域、編譯、數據大小、以及HARQ有關的信息。可以使用用于傳送用戶業務或者控制業務的接口。核心網(CN)可以包括AG和用于UE的用戶注冊的網絡節點。AG在跟蹤區(TA)基礎上管理UE的可移動性,每個TA包括多個小區。
雖然已經基于寬帶碼分多址(WCDMA)將無線電通信技術發展成LTE,但是用戶和提供商的需求和期望繼續增加。另外,因為繼續開發其它的無線電接入技術,要求新的技術進步以保證未來的競爭性。例如,要求每比特成本的降低、服務可利用性的提高、頻帶靈活的使用、簡化的結構、開放接口、UE的適宜的功耗等等。
為了協助基站的無線通信系統的有效管理,用戶設備向基站定期地和/或非定期地報告當前信道狀態信息。因為被報告的信道狀態信息可以包括考慮到各種情形計算的結果,所以要求具有更加有效的報告方法。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在下面,基于前述的論述本發明旨在提出在支持多個天線的無線通信系統中報告信道狀態信息的方法及其設備。
從本發明可獲得的技術任務不受到在上面提及的技術任務的限制。并且,對本發明屬于的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根據下面的描述能夠清楚地理解其它未提及的技術任務。
技術方案
為了實現這些和其它的優點并且根據本發明的用途,如在此具體化和廣泛地描述的,根據一個實施例,在無線通信系統中通過用戶設備執行的對信道狀態信息(CSI)執行反饋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對子帶CQI(信道質量指示)和子帶PMI(預編譯矩陣索引)執行反饋。在這樣的情況下,子帶CQI的第一子帶大小和子帶PMI的第二子帶大小能夠被不同地配置。
優選地,反饋可以對應于對PUSCH(物理上行鏈路共享信道)執行的非周期的反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LG電子株式會社,未經LG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642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