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酰胺組合物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64270.2 | 申請日: | 2013-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9281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9 |
| 發明(設計)人: | 毛羅·扎爾蒂耶里;查理·理查德·蘭格里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威達紡織(英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69/02 | 分類號: | C08G69/02;C08G69/40;C08L77/02;D06M15/37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陳平 |
| 地址: | 英國曼***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酰胺 組合 方法 | ||
發明背景
多年以來,已存在許多用于將聚醚片段并入聚酰胺中的方法,并且目標是改善由所述聚酰胺制成的紗的性質。用于服裝應用中的尼龍紗(nylon yarn)的所需親水性往往是通過并入氧化乙烯(-OCH2CH2-)重復單元來賦予。已進行了大量研究,發現在聚酰胺聚合物骨架中氧化乙烯重復單元的合適的平衡。因此,所述改性聚合物可要求改變的聚合條件并且紡紗條件不可容易地預測或容易地適合于常規紡紗器材。
在20世紀80年代,Allied介紹了一種基于15wt%ED-2001/尼龍6(聚己酰胺)的商標名為尼龍的親水性尼龍。所述聚合物是通過將己內酰胺與5%氨基己酸(用于誘導聚合)和ED-2001在255℃下一起加熱來制備。將聚合物擠壓成團塊之后,將聚合物組合物在100℃下水萃取5次以移除殘余己內酰胺并且然后干燥16小時。相對于基于尼龍6,6的聚合物,對任何基于尼龍6的聚合物來說所述提取和干燥是典型的缺點。
在一種已知方法中,使用來自Arkema Inc,(King of Prussia,Pennsylvania,USA)的系列熱塑性彈性體,使聚醚二醇(具有羥基端基的聚醚)與二酸(例如,己二酸)和尼龍聚合物單體(例如,尼龍66“鹽”、己內酰胺、氨基酸)反應。所得尼龍聚合物是聚醚酯酰胺。這些物質是用酯基連接在一起的聚醚與聚酰胺的嵌段共聚物。所述聚合物是使用高真空(<10托)縮聚方法制備。已知所述聚合物中形成的酯鍵易于水解,并且因此,需要真空干燥至非常低的含水量。
另外,WO2003/044263中描述了由包括用于改善水分輸送的聚酰胺處理劑的合成纖維襯底形成的經處理的紡織品物品。聚酰胺處理劑包含疏水性組分和親水性組分。在其中描述的一個實施方案中,疏水性組分占聚酰胺處理劑的約19%與95%(摩爾百分比)之間。此外,聚酰胺處理劑可包括有效量的氧化烯衍生物、醚鍵以及氧化烯衍生物和醚鍵中的任一種。
在另一種方法中,所用的聚醚在聚醚鏈的每個末端具有胺端基。當此聚醚二胺與二酸(例如,己二酸)和尼龍單體(尼龍66鹽或己內酰胺)反應時,所得聚合物是聚醚酰胺。再次,它們是聚醚和聚酰胺的嵌段共聚物,但現在用酰胺鍵連接。當沒有酯基存在時,聚合可能沒那么麻煩并且一般不使用高真空。然而,聚醚的并入可能具挑戰性,包括聚合物組合物不一致、方法性質欠佳等。舉例來說,所述聚醚酰胺可能不提供用于后續加工成紗的可紡組合物。
因此,合成聚酰胺組合物仍舊有待研究和發展。
發明概述
本文的公開內容涉及合成的聚酰胺組合物和其制備方法。一般來說,本發明的聚酰胺組合物包括聚醚片段和尼龍。
特別地,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是一種聚酰胺,其中聚酰胺包含尼龍和聚醚二胺,聚醚二胺的分子量是至少1500,并且胺氫當量(AHEW)比聚醚二胺的理想化AHEW高小于10%,并且優選其中聚酰胺的回潮率在約10%至約30%范圍內。
在另一個方面中,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制備聚酰胺的方法,其包括使二酸、聚醚二胺以及尼龍鹽接觸;形成混合物;在密閉容器中加熱混合物至足以引起混合物聚合的溫度和自生壓力;以及形成聚酰胺;優選其中聚酰胺的特點在于回潮率是約10%至約30%。
在另一個方面中,本發明涉及一種包含聚酰胺的非服裝紡織品用紗,所述聚酰胺包含尼龍和聚醚二胺,聚醚二胺的分子量是至少1500,并且胺氫當量(AHEW)比聚醚二胺的理想化AHEW高小于10%,并且優選其中聚酰胺的回潮率值在約10%至約30%范圍內。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本發明的非服裝紡織品用紗是一種紡織品用紗,其適合用于并且限于制備除服裝紡織品或服裝織物以外的紡織品或織物。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本發明的非服裝紡織品用紗僅用于制備除服裝紡織品或織物以外的紡織品或織物。
在另一個方面中,本發明涉及一種非服裝紡織品或織物。
在另一個方面中,本發明提供本文所公開的紗用于制備非服裝紡織品或織物的目的的用途。
附圖簡述
圖1是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方案的聚酰胺的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曲線。
圖2是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方案的聚酰胺的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曲線。
圖3是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方案的聚酰胺的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曲線。
圖4是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方案的聚酰胺的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曲線。
圖5是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方案的聚酰胺的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曲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威達紡織(英國)有限公司,未經英威達紡織(英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6427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